当前位置:首页 > > 咨询师培训

咨询师培训

心理治疗的整合运动
发表时间:2023-01-24     阅读次数:

在讨论心理治疗的整合运动趋势时,有的学者使用“折中主义”(eclecticism)的概念,有的学者则用“整合义”这个术语来表示。早期的文献并没有对“折中”和“整合"作出具体地区分,折中主义和整合主义经常互换使用,因此在心理治疗界,“折中”和“整合”这两个概念经常混用。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从现有的文献上看,“折中主义”一般被认为,首先是技术上的:在某一流派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现存的某些方法:重视经验而非理论;现实的具体场合。而“整合主义”被认为,首先注重理论的发展;将一些元素融合成一个整体时理论有所创新:更强调理论而不是经验;理想的理念追求。“折中”是一个“选择”(select out)的过程,选择一些有用的技术来应用:整合则是一个“集合”(bring together)的过程,将一些理论综合成一个新的整体。②

不过,也有学者(Patterson,l980)认为,折中主义试图将不同的治疗技术整合成一个有效的模式,它应该被认为是系统的、整合的、理论的。德莱登(Windy Dryden)说,当他提到整合疗法的时候更多的是指技术折中疗法。实际上,折中也需要找到一种方式以将选择出来的技术“融合”在一起,同样地,整合理论家在综合一个新的模式之前也必须先“选择”一些“零件”(指一些治疗方法和技术)。Arkowitz(1992)认为,心理治疗整合模式试图超越单一流派的局限,并能够从其他治疗流派学习任何方法和技术,它的特征是对整合不同理论和技术的多种方式持开放态度.③

可见,尽管折中主义和整合主义都反映了相同的趋势,但是二者还是有所不同。事实上,折中主义起源于综合一些在治疗实践中被证明有效的具体技术,整合主义则超出了单纯技术上的综合,强调在理论上也有所创新.①我们用图10-1表示折中主义、整合主义和整合运动三者之间的关系。⑤

从图10-1我们可以看出,“折中”与“整合”存在差异:“折中”主要指技术的选择,而“整合”则更侧重理论的融合;“折中”重视经验上的效用,“整合”则指不同流派体系的理论综合:但它们相互之间又有重合,可以把折中主义和整合主义看做是整合运动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折中主义可以是整合运动的一个部分,但它更多的是指咨询与治疗方法,而“整合主义”则更多的含有理论上的意义。综上所述,我们用“整合运动”这个更为中性,外延更大的术语来泛称心理治疗的折中整合趋势。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中叶产生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和革新运动,并成为西方心理学主要研究取向之一,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反响巨大,影响深远,被称为,心理学界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由许多持有相近观点的心理学家和学派联合发起的一种思想运动,其科学体系并不像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那样严密。主要发起者有马斯洛(Abraham Maslow)(图5-1)、罗杰斯(Garl Rogers)和布根塔尔(James Bugental),早期的发起者还有机体论的戈尔德斯坦(Kurt Goldstein)、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弗洛姆(Erich Fromm)、人格论者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等。“人本主义心理学”这个术语是英国心理学家库亨(Cohen)在其1958年出版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中提出来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以人为本体,将人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人的本性、经验与价值的心理学,其主要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意向性、创造力、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简言之,因为其坚持以人为本体的价值观,故而被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

20世纪60年代末,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又分化出了一个新的派别一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与其他心理学流派不同的是,超个人心理学更为重视人的意识经验。其实,早在1912年玛丽·卡尔金斯,就提出,心理学应当重新与意识经验联系起来,成为一门整体性研究人类体验的学科。此外,她还强调人格的整体性与独特性,并将自我看做是存在于意识各种状态中的活跃的、导向性的、有目的的能量。

超个人心理学号称心理学中的第四势力,是一种探究人性的最高潜能的心理学,可以将它看成是人本心理学的补充和发展。超个人心理学承认、理解并追求实现人的精神性、天人合一的意识以及意识的超越状态。它是西方社会发展的时代产物,主要是在心理治疗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近几十年来,超个人心理学把东方与西方、心理学与宗教、个体与超个体现象、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做了大量研究,在开发人类潜能和探讨人生意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上一篇: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
下一篇:超个人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