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导致了很多时候他们错失了治疗抑郁症的良机。想要正视抑郁症,我们就需要理清一些误区。
误区一:抑郁的人是自己想不开很多人都觉得抑郁的人比较矫情,属于当事人没事瞎想结果想不开找来的病。他们认为抑郁者自己想开了自然就好了,不用接受任何治疗。
实际上抑郁的起因并不这么简单,它是生理、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长期合力的结果,因为不是单纯只有心理因素,所以仅仅让患者自己想开了是不够的。
误区二:抑郁的人多半意志不坚定
很多人认为抑郁是人情感脆弱、缺乏意志力的表现。实际上,抑郁的发展是分阶段的:最开始只是一种情绪,但如
果不加以有效调节,就会日益加重,最后发展为抑郁症。随着程度日益加重,抑郁者的大脑中会发生生物化学改变。此时虽然当事人心里尚如明镜,但是已经身不由己,意志力很难起到作用了。
误区三:开朗乐观的人不会抑郁
很多人一想到抑郁,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张愁眉不展、郁郁寡欢的脸,习惯性地认为开朗的人与抑郁无缘。
实际上,抑郁与一个人的性格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有这样部分抑郁者,他们平时在人前笑意盈盈,一副乐天派的样子。但是这种笑的背后隐藏着内心真实的苦涩或伤痛。他们的笑,是为了工作、礼仪等原因而表现出来的,这种抑郁又叫作“微笑抑郁症”大人
误区四:服用抗抑郁药会上瘾并损害大脑有些人拒绝用药物来治疗抑郁症,认为这些药物类似于兴奋
剂,服用后会上瘾,会降低智力、伤害大脑。其实抗抑郁药与兴奋剂没有关系,也并没有依赖性,很难上瘾。相反,倒是有一些抗抑郁药起效后带来的不适会让人有停药的冲动。而且现在已经研发出了许多新型抗抑郁药,它们很安全,副
作用也很小,甚至也适用于老年和青少年群体。了解了上述误区之后,我们会意识到,对于抑郁症其实没有必要讳疾忌医,而且得了抑郁症并不是一件羞于启齿的事情。其责任大部分并不在于我们自身,而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不妨正视抑郁症,认识到它的产生很自然,并且抓住治疗的最佳时机,以免拖延时日反而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