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抑郁症

抑郁症

跳出“抗郁”的思维
发表时间:2025-03-26     阅读次数:     字体:【

有个女孩一天到晚怀疑自己有病,其实她是因为过度关往起的“病”。因为成绩迟迟上不去,感觉压力很大。她很想读书,却害伯驻法书,因为学校和教室让她感到室息一般的痛苦。人的本能都是趋利避害。为了躲避痛苦,她需要一个说服自已和欧母的理由。那天她发现自己颈椎有些痛,一下让她找到了合适的理由。当地的注意力朝向颈椎后,那个部分果然“不负众望”,痛得越来越厉害。父母不得不带她去医院检查,大夫说她的颈椎好像有些突出。这下

好了,她开始借题发挥,心安理得地坐在家里养病,不用去读书了。为了治病,父母陪着她南征北战,到全国各大医院看。查来查去,治来治去,有良心的医生告诉她,她的颈椎问题更多是因为高度关注引起的一种神经症。当然大部分医生不会这样说,因为医生大都只是凭仪器检查,发现颈椎确实有点问题。其实不管谁的颈椎,碰到精确的仪器,多多少少都会有些突出或超曲,但这点问题不至于导致她头晕,不至于餐学。然而,“见风就是雨”的某些人,因为急需为自己找个理由,因为害怕上学,害怕工作,就只能找客观理由。她一直以此为由,必须把所谓的同顺阿底治好,再去读书。她的初衷看起来是好的,问顺是她的病能彻底治好吗?我们能把一除以二,再除以二,再除下去,能把它除为零吗?不管你多么费心,多么竭尽全力,哪怕你永远一辈子去做这件事,你都不可能把它除尽!你的人生就全部消耗在这个途中。

现实中,我听过不少这样的人,他们未老先衰,把青春热情,把生命全部奉献给了“查病和治病”,最后带着病痛,带着愧对家人的心走完了人生旅途。就是一念之差,把所有的生活秩序都打乱了。人的努力不一定成正比地获得回报。就像失眠,不管你多么努力地未雨绸缪,你还是一夜无眠。反之,你什么也不做,不管结果如何,不管睡着睡不着,尽管脱衣上床躺下,不久你自然就会睡着。在某些问题上,要破除“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观念。对客观的东西,比如路上有个障碍物,不去排除它,它就会成为绊脚石。攀登科学高峰,需要努力,世上无难事,只怕肯登攀。然而,对主观的东西,比如口吃症、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疑病症等,你越去消除表面症状,如消除口吃、强迫、抑郁、焦虑、失眠,你越会被它牢牢捉住,陷于其中不可自拔。这就是作茧自缚。

当一个人全力以赴,倾尽所有,去追求某个东西,却一无所获,就会怨天尤人,怪老天爷不公平,恨老天怎么会折磨一个勤奋好学、积极向上、努力求索的人,同时也怪自己活得倒霉。但从不反省自己的思想、思维、观念有问题。

他不知道,人的眼晴有时候会骗自己,甚至会把自己害惨。就像困在星子里的小鸟,它从明亮的窗口飞出去,结果重重撞在透明的玻璃上。小鸟不知道眼前希望的通道,那个光明的窗口,竟然是死亡的陷阱。因为眼睛酷诉它:窗外的蓝天白云,曾经熟悉的环境,它的同类和伙伴们正在那自由翔。于是毫不犹豫,鼓足勇气,再次发出冲击,一次次撞击着那堵透的玻璃墙。但层战屡败,屡败屡战,死撞南墙不回头。

 
上一篇:正视抑郁症,我们就需要理清一些误区
下一篇:抑郁症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点:思维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