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心理百科

心理百科

接纳自我:完美主义也会折磨人
发表时间:2025-03-18     阅读次数:     字体:【

追求完美是一种卓越的品格,可是一旦过于追求完美,发展为完美主义,就很容易折磨人并导致抑郁。一个人如果希望自己十全十美,他就会很在意周围人的看法,不能忍受自己有一点缺点,更难以接受自己的失败或者不如他人,因此,会对自己不断地进行苛责与否定。概括地说,就是他们不肯接纳真实的自我,总是要求自己必须完美无瑕。完美主义者有以下几种表现:

1.对自己提出病态的要求

完美主义者习惯对自己提出病态的要求。比如“我必须开朗”“我必须成功”“我不应该有缺点”…一且达不到预期目标就会抑郁,此时又会出现一个新的“不该”一我不该抑郁。于是,他们在抑郁中越陷越深。

2.产生自卑与自负的心理一个人如果过于理想化,就会对自己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一且达不到,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厌恶与痛恨现实中的自我。与此同时,他也会在理想化的世界里变得自负,那里的“他”令自己崇拜。因此,他总是在自卑与自负之间摇摆。

3.以逃避生活的方式放弃

可能你会以为这种行为来源于现实中的挫折与失败,其实根源还是在于内心的挣扎,因为既无法达到理想化的自我,无法接受真实的自我,所以他们就会选择以逃避生活的方式来让自己的内心获得一点点安定。那么,如何摆脱完美主义的折磨呢?我们大致可以按照以下这些建议来做。个

(1)你要有战胜完美主义的动机,可以先列出完美主义的好处和坏处。

(2)看看你列的这份列表,不妨去验证一下完美主义是否真的会成为成功的基础。你可以分别按照高标准、中标准、低标准去尝试,结果你会发现降低标准之后会更加欣赏自己,而且表现也更加出色。

(3)假如在完美主义的同时还伴有强迫症,那么你可以使用《反完美主义量表》。不妨计划一些日常活动,比如啊牙、漫步,修斑木、写工作文件等,同时记录每件事情完成的完美程度和白我满麦,要用0~100%的数字来表示。你会发现完美与满意之间的联系并设有那么密切。

(4)如果你已经决定放弃完美主义,但是仍然心有不甘地认为百分百的努力必定会有百分百的收获,那就去看看现实中是否真的存在完美无瑕的事物。

(5)降低行事标准会给你带来害怕被人指责的恐惧,这时可以使用“反应阻止法”。你可以想令你紧张害怕的那些问题,无论会使你多么紧张害怕,都要坚持而不能屈服。这个阶段或长或短,因人而异,但一旦过去,你就取得了对抗强迫性冲动的标志性胜利。

(6)给自己一周之内的所有活动设定时间限制。这适合完美主义伴有拖延症的人。给每项活动规定一个时限,时间一到,不论完成与否都要停止,去做下一项工作。

(7)不要总盯着自己的缺点。如果总盯若自己的错误或缺点,那么就难免自卑。你不妨试一下高尔夫计数器,每天只要自己做了一件正确的事,就技一下计数器,你可以关注它累计的总数。它可以促使你开始关注生活中的积极方面。

(8)如果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无能或者感到自卑,那么不妨找个人谈谈你的想法,顺便请教一下自已如何才能改善现状,即便对方因此而轻视你,也不要放在心上。

(9)既然我们苛求完美是希望超越别人,那么降低标准,你可能会更加成功。比如你正在做的一项任务进展缓慢,而且效率不断降低,那么此时可以转而去做下一项任务,因为人们会觉得两个“80分”会比一个“90分”要好。则吊购种启

 
上一篇:表达充分了,别人才会懂
下一篇:如何治疗强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