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成长的困惑

成长的困惑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师谈:这届年轻人为什么会流行「断亲」?
发表时间:2025-01-27     阅读次数:     字体:【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曾经一到过年,最期待的就是走亲访友,七大姑八大姨家挨个串门,兜里装满了糖果,心里洋溢着温暖。可如今,“断亲” 这股风,却在咱们年轻人中间悄悄刮了起来。这事儿乍一听,是不是觉得有点离谱?曾经被视为珍宝的亲情纽带,怎么就说断就断了呢?其实,这背后藏着一大堆让人又心酸又无奈的原因,接下来就听我好好唠唠。

先来说说这城镇化的 “神操作”。以前,大家都住在一个村子里,邻里之间亲如一家,亲戚们更是抬头不见低头见,今天你家送碗饺子,明天我家端盘咸菜,亲情就在这一来一往中 “茁壮成长”。可现在呢,时代的列车轰隆隆地往前开,咱们年轻人为了能在大城市里混出个样儿,一个个都像被 “流放” 的勇士,背上行囊,奔赴远方。就拿我那 95 后的表弟肖磊来说吧,为了能在大城市站稳脚跟,每天累得像条狗,连和父母打个视频电话都得掐着点。春节本是走亲访友的好时候,可对他来说,从大城市回到老家,简直就是一场 “长征”。一天要跑好几家亲戚,屁股还没坐热,就得赶往下一家。每次他回来都跟我吐槽:“哥,我这哪是走亲戚啊,简直就是在赶场子,比上班还累!” 久而久之,亲情的小火苗,就在这奔波中渐渐熄灭了,“断亲” 也就成了没办法的办法。

再聊聊这观念差异和代沟的 “世纪大战”。咱们这一代年轻人,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接收的信息比老一辈人一辈子接触的都多。我们追求个性,渴望自由,重视个人隐私。可老一辈的亲戚们呢,还停留在过去的 “家族至上” 模式里,觉得家族的面子比天大,个人的事情都得拿出来 “晒一晒”。就说我那研究生毕业在西安工作的表妹桃子吧,每次家族聚会,那场面简直就是 “灵魂拷问” 现场。亲戚们一见面就问:“桃子啊,一个月工资多少啊?有没有对象啊?啥时候结婚啊?” 桃子每次都被问得头皮发麻。有一次,她正在公司团建,正和领导同事们玩得开心呢,大舅妈一个电话打过来:“桃子啊,快帮我给你表弟的参赛作品点个赞,再转发一下朋友圈啊!” 桃子当时那个尴尬啊,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从那以后,桃子直接退出了家族群,她说:“我实在受不了这种‘关心’了,感觉自己像个透明人,一点隐私都没有。” 你说,这样的走亲访友,谁能受得了啊?

还有这利益与情感的 “爱恨情仇”。在现代社会,利益和情感就像一对冤家,时不时就出来 “搅局”。亲戚之间要是没有共同的利益,感情就容易变得淡薄。就拿我朋友小米来说,小时候她家条件不好,父母下岗创业,亲戚们都躲得远远的,还对小米的外貌指指点点,说她皮肤黑不好看。可后来小米的爸爸事业成功了,那些亲戚们又像闻到腥味的猫一样,一个个都凑了过来,嘴里全是甜言蜜语。小米跟我说:“以前我还挺相信亲情的,可经历了这些事,我算是看清了,有些亲戚就是‘势利眼’,有钱的时候就来套近乎,没钱的时候就躲得远远的。” 从那以后,小米和那些亲戚的联系越来越少,曾经的亲情,在利益的冲击下,变得支离破碎。

最后,再说说这现代生活的 “高压套餐”。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每天都像上了发条的机器,根本停不下来。就拿我同事辰辰来说,他的工作性质特殊,节假日经常要加班,已经连续四年没回老家和亲戚团聚了。他和亲戚之间的联系,也就只剩下逢年过节的一句 “新年快乐”“中秋快乐”。再加上现在社交媒体这么发达,大家都习惯在网上聊天,就算相隔千里,也能随时交流。这样一来,亲戚之间面对面的互动就变得越来越少,亲情的纽带,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越来越松。你看,年轻人流行 “断亲”,可不是我们不重视亲情,谁不想拥有一个温暖和睦的大家庭啊?其实,我们心里比谁都渴望真挚的亲情。只是在现实的 “狂风暴雨” 中,亲情的小船有点摇摇晃晃。我们得好好想想,怎么才能在尊重年轻人的前提下,重新构建一种新型的亲缘关系,让亲情在新时代的浪潮中,重新扬帆起航。这不仅是我们年轻人的心愿,也是整个社会都得面对的大问题。希望有一天,我们能找回那份久违的亲情温暖,让走亲访友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上一篇:太原圆成心理咨询师谈:别让原生家庭,成为你一生的枷锁
下一篇:太原圆成心理咨询师谈:童年的安全感是今生幸福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