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的不一致可以以名种方式理解,是心与情感困扰的一个诱因对理解精神病理学较重要的以人为中心方法取决于第二个充分必要条件一致是心理与情感困扰的核心。在对不一致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解释中,泰格兰认为不一致有损于健康,“不一致会削弱人们实现重目标的能力”。这主要是因为,当我们所体验到的事情与感知到的自我相冲突,或是外界现实不能匹配自我意象时,我们就会紧张、焦虑、因感或害怕。太原心理咨询师认为:更为正地解释一下,当个体拥有较弱的自我概念(这与感官无关)时,干扰结果和极端态就会被证实为困扰或“疯狂”。这可以被建构为经典的以人为中心观点中的值条件”(见第12个关键点)。但是,在以人为中心家族中,很多理论家已经讨的过不一致性源于诱因而不是价值条件(比如,基因或其他生理诱因,还有早期整符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生活事件),并试图在理解不一致性的基础上建立困扰模型。对斯布尔(Speierer,1996:300)而言,以人为中心疗法是对不一致性的治方他认为不一致性是情感困扰的根源,并且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
价值条件的获得,或者社会价值与机体(生物)价值的冲突:生理-神经心理缺陷,包括基因或者创伤后遗症;那些会导致闪回(intrusive flashbacks)的改变人生的高强度事件。斯布尔理论与经典以人为中心疗法存在分歧,因为他认为不同障碍来访者源于下同类型的不一致,因此应该根据障碍本质和来访者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斯布尔将其称为“差别不一致模型”。但是,这与经典以人为中心疗法中将心理诊断看作是对来访者有潜在危害而未被证实有所助益的观点相冲突。比尔曼·拉特延(Biermann--Ratjen,1998)也研究过不一致与精神病理,她将“创伤后焦虑障碍"(post-traumatic distress disorder)、“心因性疾病”(psychogenicness)和“神经质”(neurosis)视为不一致的表现,并将不一致与儿童发展联系起来,认为发展中断的阶段决定了焦虑的本质。沃纳(Wamer,2007a:154-167)从来访者不一致性和精神病理角度重新回顾以人为中心理论,并探索不一致性概念的再形成、精神病理的以人为中心模型、与来访者不一致性研究。她认为,首先,以人为中心治疗师的治疗对象是被诊断为严重障碍的来访者;其次,“以人为中心方法可适用于所有层次的严重症状”这一观点应被主动提出。
尽管不一致是抑郁的主要诱因,桑德斯和希尔(Sanders and Hill,2014:104-1O7)将支撑心理与情感困扰的不一致扩展为“自我矛盾”(self-discrepancy)。他们认为更为广泛的自我矛盾可以被认为是抑郁体验的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