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中“养子防老”思想的影响,父母对孩子常有很高的期盼,“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心愿,实际上这种过高的期盼和要求,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带来不自主的压力和困惑,一般来说,父母或家庭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产生自责感;期望过低,会让孩子认为父母看不起自己,产生自卑感;只有恰到好处的期望才能成为孩子前进的强大引擎。实际上,期望的基础是对孩子的了解,有的家长朋友只在意自己想要孩子达到什么目标,对于孩子的历史和现状却从不考虑。这种做法可能通行于职场的上下级关系中,但用于亲子间却十分不宜。打个比方说,如果你从不关心孩子以前每次考试的大致成绩,却期望孩子这次考试必须要在90分以上,这个期望就是毫无根据的。如果你知道孩子一般总能考到八十五六分,且尚未尽力,那么这次提出90分的期望或要求其保持原有水平,可能就较为合理。孩子的实际情况是父母对其提出期望的依据。期望若过高或过低,偏离实际水平太多,孩子就可能无所适从。有的家长常在孩子考试结束后,把孩子的成绩相互攀比,产生一些不满或厌烦情绪,而在平时很少关心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不知道因材施教,而是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或好像是自己的身体的一部分,要孩子根据家长的需要去成长,这样做的结果常会使家长失望,甚至导致亲子关系紧张。除了学习之外,保持身心健康,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拥有优良的品德等等都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极为重要的条件,而且,这些方面如不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孩子成人后很难一下子具备相应的能力或品质,所以,学习期望固然重要,其他方面的期望也不容小觑。决定父母对孩子家长期望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来说常与以下因素有关:
1.因为自己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不高,负担不起孩子上学的费用,因此,可能对孩子的期望值不高。
2.家庭的经济条件非常好,因此父母对孩子较为放任。
3.父母对孩子抱有偏见。比如说,有些父母想要生儿子,却偏生了个女儿,内心一直耿耿于怀,对女儿没好气;有些孩子因为父母关系不好,或自身有疾病等原因不招父母双方或一方喜欢;另一些孩子可能从小调皮捣蛋,让家长丢尽了面子……尽管血浓于水,亲子之间还是可能产生种种偏见,这是家长朋友需要提醒自己的。
4.孩子从小的表现的确不怎么样,挫伤了父母对他的信心。因此,家长心灰意冷,不再对孩子有所指望。
5.在某些特定方面,父母的期望会普遍比较低。比如说,很多父母在孩子的学习方面寄托了极大的期望,在他生活的其他方面却几乎没有一点要求。最直接的例子是关于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了节省孩子时间,同时也是因为疼爱孩子,家长一般都不让孩子做家务。同时,家长却又会抱怨现在的孩子太懒惰、生活自理能力太差。其实,家长们自己对孩子自理能力的长期过低期望,对孩子们这些坏毛病的养成是起了很大促进作用的。
6.父母疼爱孩子,怕期望高了孩子受累。在新一代父母中,持这种想法的人有一定数量。这些朋友多半受过比较好的教育,饱尝压力之苦,并不要求孩子将来能有多大成就,只希望他能健康快乐。父母的心胸如此豁达,这是孩子的福气。不过,有时候,孩子会对此产生误解,以为父母不相信他的能力,这对他可能是一个大的打击。一个人最深层的需要之一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尽可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简单说,人需要成就感。整日徘徊在低期望里,孩子追求更高层次成功的欲望就可能遭到压制。而对成功的追求,却是一个人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