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心理百科

心理百科

中国人认知心理治疗本土化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发表时间:2024-03-01     阅读次数:     字体:【

认知治疗在中国使用的时候需要结合中国人民族的认知特点和文化特征进行学理上的修订和完善,技术上的调整和补充,以及哲学上的考虑和思索。特别需要考虑的中国人民族的特点和对心理治疗的接受性,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对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如何把现代心理治疗技术与传统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进行有机的结合,是中国认知心理治疗着眼点和出发点,在中国发展比较成熟和系统的本土心理治疗是道家认知心理治疗。道家疗法以民族文化特征为出发点,使人们正确认识社会转型时期所面临的心理危机,提高其价值判断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面对21世纪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文化交融化的竞争时代,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没有坑坑洼洼,当个体对社会或个人期望大高而又不能达到目标时,出现焦虑不安、紧张失眠,这就是神经症症状形成的文化基础。面对这种情形,道家学说提出了顺应自然,超然物外,守朴尚俭,重生贵生,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和超脱忘世的人生态度,道家学说为神经症的治疗提供了很好的认知文化基础,可使人们从沮丧,消沉,痛苦等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重新调整人生的航程。下面从几个方面简单论述。

一、中国认知治疗技术上的调整

道家疗法与西方经典的认知治疗技术相比作了调整,避免任何强制与隔离、感觉剥夺与自由限制,对于有明显焦虑不安,失眠疑病的患者,在治疗早期给予抗焦虑药物,以改善症状,减少痛苦。道家疗法利用松静术和柔动术改善患者体质,集中注意力,缓解每天的紧张情绪。针对患者组织的“病因分析会”,把患者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方式方法,按照道家处世养生原则给予指导,对焦虑产生的认知过程进行分析,患者之间可以互相介绍成功的经验,取长补短,也可以对某一患者的具体症状集体分析,提出各自的看法,转变患者既往过高的内部需求和愿望的背景上形成的价值观,改变既往处理事情的方式,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并要求患者在治疗期间填写“保健心得志”,把在病因分析会上学到的新的应付方式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减少焦虑,预防复发。

二、中国认知治疗从哲学上的考虑

每个民族的文化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文化人类学、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生活在不同文化规范下的人所具有的心理与行为特征深深地根植于当地的文化传统中。Peng等人的研究表明:文化对心理影响的机制是通过认识论来起作用的,东西方在认识论上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在诸多方面的不同。他们总结了中国人的思维特征,而这种特征决定着中国人看待问题的独特方式。对中国人来说,认识论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儒家文化中的“中庸之道”,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积,它甚至内化成了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同时还发现东方人在解释事件原因的时候往往用外因而不是内因,中国人倾向于从整体的角度看问题,所以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往往不能把个别事物从其所处的环境中分离出来。森田疗法的理论基础在于它认为神经质的心理矛盾是患者主观想象的产物,是以情感为基础,由精神上的固着所引起,他们把正常人都具备的情感症状给以歪曲的解释,在这种认知基础上,似乎患者感到别人都十分欢乐,唯独他一个人这样苦闷,从而扩大了个人和他人的差距,丧失了自己对现实的正确判断力。中国道家疗法认为神经症患者的共同特点是追求名利,爱虚荣,感情用事,过敏体质,追求完美,过分忧虑。他们都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思想,道家疗法总结了中国道家传统哲学中处世养生的精髓,全面完整地概括为32字,以“利而不害,为而不争”作为人们行为的准绳,可大大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窝里斗”的现象;以“少私寡欲,知足知止”作为认识生活事件或精神创伤的出发点,使人们正确认识现实与欲望之间的矛盾,正如老子所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以“知和处下,以柔胜刚”作为人们的生活态度,使人们在处理事物时谦和处下,兼容并蓄,不能存柔的人,不能与人相处,也不能自存于世间;以“返璞归真,顺其自然”作为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在危机面前做好最坏情况的精神准备,努力寻求较好的结局。

中国道家疗法从分析中国人民族文化的特点出发,考虑到了中国人具体的思维方式,人生态度,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心理特征诸因素,从积极的方面发挥道家安时处顺,随遇而安,顺应自然的思想,能够抚慰受伤的心灵,帮助个体以豁达的态度对待挫折,泰然处之,处变不惊,保持心理的平衡,确立健康的人格,这对于现代中国人乃至整个人类都是大有裨益的。当然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文化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给这种变革提供了机会,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仅促进经济的繁荣,也应该有利于文化的发展与思想观念的更新,文化心理学将在这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支持性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意义
下一篇:其他文化产品对中国人认知的影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