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俗语的心理治疗作用
5俗语文化在认知治疗中更容易被人接受和理解。俗语是约定俗成、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口头词汇。它的题材广泛,思想活泼,风格幽默,形式凝练,是人民群众世世代代集体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形象化语言形式。俗语有多种称呼,如“直语”、“善语”、“俗说”、“谚语”等。俗语不同于格言。格言的作者常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用来劝告人家如何待人接物,适应人生,含有教育与辅导性质,也是揭示社会向往的某种规律与理想,阐明某道理的言辞。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来,表现“超我”的性质,含有道德感的味道。与此相比,俗语的作者不详,常是通俗人经由实际生活体验而来的智慧,表达适应现实所需要的确实警惕与应对的技巧,比较没有道德感的彩色,而是应对实际生活的要领。因此,可说是“自我”的表现,提示如何适应充满困难、风险与严酷的现实。
俗语跟格言相类似,都是世代相传的意念,透过文化筛选而存留下来的价值观念,是文化产品。人们在交谈和沟通的过程中,常常用“俗话说……,或者常言道……”等,借用俗语来增加说服力或者解释事物的内涵和本质。因此,格言与俗语,都是民俗观念的表现,跟传统思想配合着,以不同的性质组成为文化产物,反映文化上的思维与价值观念与系统。
在这里研究文化形式对我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的影响,以及人们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可以说是一条必要的途径。俗语作为一种流行在人们口头的语言表达形式,它虽然不像格言那样能荣登大雅,但它却在文化的变迁衍生中经久不衰,代代相传,自有它不被湮灭的原因。俗语短小精悍,它包含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对假、恶、丑的憎恶,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就像潜在人们心底的火种,在适合的环境和条件下就会被点燃,从而萌发生活的激情。作为心理辅导者,在心理辅导上适时而恰当地应用这些语言,可以很好地帮助来访者认识他们自身的心理问题,可以说是一种具有特别效果的辅导技巧之一。所以心理辅导者就要对一些通俗而容易理解的俗语认真掌握并正确运用。在来访者困惑和痛苦时,恰当的俗语可以让他们心胸豁然开朗,人们不是常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正是辅导过程中治疗师恰到好处的一句良言,就拨开了久埋在心底的迷雾,由此可见,俗语的力量之大。但是由于俗语来自民间,是人们对生活、生产经验的总结,并非所有的俗语都是积极的、健康的,例如有部分旧的俗语由于受剥削阶级思想的影响和小市民低级趣味的渗透,含有猥琐、庸俗、低级、迷信的一面,“贵易交,富易妻”,“有福之人人服侍,无福之人服侍人”。还有一些俗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如“功名由命不由人”,在封建社会,人们把求取功名作为读书人唯一改变命运的途径,有了功名,才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才有了幸福、快乐、财富,因此才会有范进中举而发狂。另外还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都反映了俗语创造者和使用者思想上的腐朽愚昧。而且几乎已经无人使用,只能算作“死”的俗语,成为历史的沉积,在运用过程中,我们应积极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加以分辨地使用,才能让健康、美好滋润渗透心灵,从而形成完美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俗语多由本民族的材料或风格构成,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有不同的俗语,例如“和尚庙里借梳子”,在没有和尚的民族中间,显然是不能产生和存在的,也很难理解其内在的含义;“小卒子过河不回头”这句话本身是中国象棋的规则,借指一个人做事情开了头就不能够停下来,而要一直坚持到底,可是如果不了解中国象棋及其规则的话,是根本不会了解这句俗语的。
俗语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具有以下几点作用:
(1)恰当地运用俗语可以帮助来访者准确表达来访者内心的真实感受,有时候来访者可能受个体文化因素的影响或制约,不能十分准确的表达内心的情感体验,如有时候表现为述情障碍,这时候治疗师准确的运用俗语,并和来访者进行交流,可以使来访者确认是否表达了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而和治疗师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如“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就是对周围过于敏感的人,应该怎样控制自己的行为的表达方式。
(2)俗语可以帮助来访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加来访者治疗的依从性,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就是指导我们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只有接受苦药的现实,对于那些需要咨询的来访者来说,听得进咨询师对自己深层次的心理问题的剖析,不讳疾忌医,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3)俗语可以帮助患者正确转变认知,改变行为方向,从而摆脱苦恼。在劝解那些恋爱过程中,为了实现个人单方面的愿望,而采取一些不恰当的外在力量来争取得到的婚姻关系时,当一番心理治疗解开了来访者心头的枷锁,思想产生矛盾并进行斗争时,适时的一句俗语“强扭的瓜不甜”,来访者结合自己的内心感受必会产生心灵触动,产生真实可信的心理体验,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我们结合心理治疗的具体要求,把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常用的俗语进行分类和总结,以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增加实际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