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心理百科

心理百科

精神分析治疗学理上的修正
发表时间:2024-01-18     阅读次数:     字体:【

从学理上对精神分析治疗方法进行修正,目的在于了解心理与适应问题的各种学说的修正,自我学说与自我界限的修正。需要

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和着手:

1.人格发展的程序与阶段性主题的修改在中国最早的哲学思想里,关于人格发展的学说是儒家的描述,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曾说

自己:“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晚年

总结自己思想历程所说的,从健康心理上讲,是说一个人到了三十岁时内心应非常平和,有独到的见解。人到了四十岁的时候,

应能把很多事情看得透彻清晰。这些对人生发展不同阶段的总结和分析,是对中国人社会适应和人格发展的经典描述。结合精

神分析治疗人格的发展理论,一方面说明个体性格的形成与早期的人生经历和遭遇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人格的发展会随着

人生的经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我们只有顺应这些发展变化,才能适应社会和保持健康的心理。

2.人际关系与相处模式的理论性调节在人际关系相处过程中,西方国家是追求人人平等和个性自由的,而在中国则自幼就要接

受人际关系不平等的教育,从小就教育孩子要尊老爱幼,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在家里听家长的话,在单位要听领导的话,实际

上所谓的听话就是人际关系的不平等,下级或晚辈只能接受上级和长辈的意见,如果不接受或者进行申辩或提出异议,在家对

孩子叫犟嘴,在单位就叫犯上。特别是受中国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的影响,人际交往中的关系是不平等的,主要

表现在亲子关系的等级、家庭关系里的等级和社会关系的等级差异,这种等级之间的差异影响人际交往的心理变化,人们在交

往时会自觉不自觉地把个人在交往中所处的等级来确定自己的言行进而引起心理的变化。因此在进行精神分析治疗时,要从来

访者所处的家庭社会的等级角度去思考和分析其人际交往模式对其心理变化的影响。

另外,儒家特别重视人际关系,强调人际关系中相互依存和支持的一面,当人际关系发生矛盾的时候,儒家基本的着力点在于

强调人的自我约束,强调个人对自由的自省、自控,以达到在人际关系中的和谐。注重人际关系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讲人情,

重面子。面子问题既满足了个体对自我的肯定,同时,也成了个人莫大的负担。在精神分析治疗中,来访者的面子也需成为治

疗最大的阻力,治疗者要帮助来访者越过面子这一社会文化因素导致的障碍,同时,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时,要考虑这种面子

问题。

3.处理困难与防御机制的变化面对困难或挫折,人们采用什么样防御机制,不但受自身个性和成长经历的影响,同时还受个体

成长的社会文化影响,比如在中国男女之间处理困难或应激时所采取的方式就可能有性别上的差异,女的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

可以找知心朋友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和倾诉内心的委屈,甚至哭泣或发泄,而男士自幼接受文化熏陶就是要豁达大度,容忍天

下大事,受了委屈和挫折时也不能很好的发泄或表达内心的感受。中国文化里对男性情绪的约束有句话叫做:“男儿有泪不轻

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其实即使到了“伤心处”还有“男儿流血不流泪”的教诲和约束,因此,在中国一个阶段有一首歌,

叫做“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由于它唱出了男人的心声和心思,得到了很多男人的喜爱而流行于社会。

另外,中国人采用阿Q式的精神防御,即把外部世界看成是同自己达成的契约,周围的一切是依主观的想象为转移的,也即

“我认定怎样它便怎样。”只要不执着于客观和绝对性,通过改变想法就可以改变世界,就能从困扰我们的世界中摆脱出来。

这种对付困扰、烦恼的妙法,代代相传,积淀成了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这种把不合理的事实合理化,或将责任推给环境,以

及通过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等,可以把由挫折、失败等造成的没面子的事情所产生的焦虑、威胁减轻,不致引起情绪过分波动

而造成心理紊乱。但无论如何它毕竟是消极的,因为它从精神上阻止了个人改善生存环境,挑战痛苦的努力,看似智慧,其实是

懦弱和懒惰。

以上几方面的内容需要在实施精神分析治疗时认真考虑和修正的,在本土化的过程中要从治疗关系的建立,深层次心理问题

的暴露以及家庭成员的参与和亲子关系的建立等具体方面进行适当的处理,这样才能做到比直接的运用更好的临床疗效。


精神分析咨询的效果评估主要是靠来访者和治疗者的主观报告来评定的,但这两者都不一定是可靠的,因为,此类报告可能

是出于社会期望的动机或者仅仅是根据来访者的满意度来进行评定的,这就使得心理咨询的评估效果不具备客观性和科学性。

所以在评估咨询效果时,治疗者还应该根据来访者的社会文化背景选择一些心理测量手段以及其他的分析观察方法(如对症

状、心理状态、行为方式、适应机制、人格成熟等),以此作出一个较为全面、准确的评价。


 
上一篇:中国精神分析治疗本土化的应用——认识领悟疗法(一)
下一篇:精神分析治疗临床上的配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