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心理百科

心理百科

神经症概述
发表时间:2023-05-24     阅读次数:     字体:【

神经症(neuroses)这个术语是苏格兰医生William Cullen(1710-1790)在1969年出版的《疾病分类系统》

一书首次提出的,他对于神经症的定义是:"没有发热和没有局部病变的感觉和运动的病",是"神经系统的

一般性疾病",理论上将神经症明确的区别于神经系统以外的器官的疾病。此后神经症的概念几经修改,经历

了一个较长的历史演变过程。1769法国精神病医生比奈尔 (Pinel)把神经症分为功能性和躯体性两类,或两

者兼而有之。在19世纪,随着显微镜、切片和染色体等技术的发展以及临床神经病学的进步,和弗洛伊德神经

症源于内部心理冲突观点的提出,神经症逐渐被公认为一类没有神经病理形态学改变的神经功能性疾病。19世

纪后期和20世纪中期,随着心理学的蓬勃发展和影响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遂质的药物的出现,生物学

观点在神经症的发生中逐渐受到重视。至此现代精神病学更倾向于用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观点来定义理解

神经症。从国际现状看,不同国家、不同理观点的精神病学家对神经症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也很不一致。这

表明,神经症一直是一一个模糊的概念。

由于各国学者理解神经症病因学观点不一致,多年来对本症的命名、概念、分类等争议较多。1980年美国精神

病学会在精神病分类中删除了神经症。我国学者仍认为神经症是一客观存在的临床实体,为了便于进行理论探

讨和临床工作,给神经症下一个描述性定义很有必要。我国许又新为神经症下了一个描述性定义:"神经症是

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

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我国于2001年4月出版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唯·第三版》(CCMD3)中神经症的描述性定义:"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

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本障碍有一定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症状没有可

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

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各种神经症性症状或其组合可见于感染、中毒、内脏、内分泌或代谢和脑器质性疾

病,称神经症样综合征。"

一、病因

(一)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 多数的家系调查发现神经症的血缘亲属中患神经症的比率远高于一般居民。双生子的调查,更具说

服力。Slater(1969)在62对单卵双生子中,发现同病率为42%;而84对双卵双生子中,同病率仅为15%。其

余的研究者的结果与之相仿。Schepank(1974综合13组报告,184对单双生子的同病率为59.2%,远高于163对

双卵双生子的18.2%,说明遗传的致病影响是肯定的。

心理和生理的实验提示,遗传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心理和生理方面的易感素质。应用Eysenck的人格问卷调查,发

现病人家系中具神经质性格特征特别高,皮肤电阻反应习惯化过程有异常,这可能是容易得病的心理和生理基础。

2.神经递质学说认为神经症病因为大脑神经递质在神经突触间的浓度相对或绝对不足,导致整体精神活动和心理

功能的全面性低下状态。

3.神经回路学说2007年,国际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美国

杜克大学教授冯国平的研究成果,首度揭示了强迫、焦虑和压抑的生理机制,指出"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

回路"出现信息传导不畅是神经症的病理原因。

(二)心理学因素

1.易病素质和人格特征具有易病素质的人,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较多易发病。神经症常见于情绪不稳定和内向性

人格的人,这类人具有多愁善感、焦虑不安、古板、严肃、悲观、保守、孤僻和安静等特点。

2.精神应激与生活事件自19世纪以来,广泛流行的观点认为神症是一组心因性疾病,因而对心理因素研究的资料

很多,但许多研究结果纯属推测性的,只不过是某一理论体系的推导。精神分析学派、精神生物学派、存在主义

学派、巴甫洛夫对实实验神经症的研究,Cannon对情绪躯体状况的研究和心身医学的研究以及Selye对应激状态的

研究等,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讨论了心理因素的致病作用。虽然精神医学学派甚多,各学派理论基础相差甚远,

但对精神刺激与神经症的关系的看法确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生活事件的致病作用最为显著。1983年我国有人用Holmes

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神经症患者发病前一年内生活事件频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事件客观存在,但要构

成精神刺激必须经过个体的主观体验,即心理折射。因此,生活年的实际刺激强度不仅受事件本身的性质特点和

强度的影响,更受体验者个人需要、动机、既往经历、个性、价值观念及神经生物学特征的制约。

(三)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互相交往的产物。在社会心理学家看来,神经症是工业化社会和中

产阶级生活方式特有的产物。美国的研究者们曾分析神经症与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系统的流行病学报告表明,神

经症在中产阶层比下层阶层中多2~4倍,原因在于中产阶层生活的特殊情况:他们要求有学位、较高的薪水、较优

的住房条件和其他物质财富等,这可能是神经症发病率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中社会成员所具有的能力与习惯。跨文

化研究资料提示,社会文化背景与神经症有密切关系。家居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精神应激的重要来源,也是社

会支持的重要来源。不良的家庭气氛能明显增加神经症的发生率。

我国有人对双亲的教育方式与神经症的关系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他们发现,神经症患者的父母明显地缺乏对子女

的理解和关心、信任和鼓励,他们更多地表现出冷漠和忽视的态度,对子女缺乏关注、爱心和肯定,这种不当的教

育方式使子女很难产生对最初接触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这种信任感和安全感的缺乏会随着儿童的成长而发展延续

直至泛化对周围的人和世界产生一种不安全感。从而影响子女成年后与他人的顺利交往,使他们在交往中过多体验

到无助感、恐惧感、不安全感、孤独感,这些正是罹患神经症的基础。社会层次较低、经济拮据、工作紧张都可以

是神经症的诱发因素。因为他们承受的应激更多,困难的处境、不良的生活条件、难以解决的心理矛盾均使他们身

负沉重的心理压力往往诱发神经症。

(四)学习理论

近年在神经症的病因学说中,学习理论颇为盛行。一方面Pavlov和Wolpe在多年以前分别用条件反射原理成功制造了

实验性神经症的模型;另一方面由于以学习理论指导的行为治疗简单易行,且有一定效果;因此人们对神经症的学

习学说日感兴趣。其基本观点为:神经症状是一类适应不良性的习得行为,它们因不良的错误的学习而获得,因不

恰当的环境或自我强化而固定。上述解释,在恐怖症等类别的神经症中是合适的,但对有些神经症,如疑病性神经

症就显得有些牵强。无论如何。学习过程在神经症症状的慢性迁延中,确实起到重要作用。综上所述,神经症是由

于心理社会应激超过了病人所能对付的能力或社会支持保护的水平所致。童年体验和经历、家庭环境及关系、社会

环境、个人对付应激的能力,以及个体的易感素质与遗传因素都有一定关系。所以,神经症的病因是综合性的。

 
上一篇:神经症概述(二)
下一篇:工娱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