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心理百科

心理百科

心理防御机制
发表时间:2023-03-15     阅读次数:     字体:【

心理防御机制是心理动力学派的基本概念之一,属于一种心理适应性反应。它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发动,采用习惯性和潜意识的反应形式,以消除或避免精神上的焦虑、痛苦以及遭受挫折后可能产生的神经精神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需要不能满足,动机目标受到阻碍或出现困难时,可产生挫折和心理冲突。如若应对不当,精神活动就会失去平衡,从而出现心理行为障碍,因此正确而适当的心理应对是维持心理平衡、保持心身健康的重要措施。心理应对是在个体社会化和人格形成过程中逐步获得,并随着社会阅历不断丰富和变化。心理应对具有个体心理特征,不同的个体面对同样的应激事件,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情境下对同样的应激事件也可能以不同的方式予以应对。一般而言,个体遇到挫折和动机冲突时,往往会努力地解决、摆脱各种挫折和冲突所引起的心身反应,其应对的方式和态度可分为以下两种:①积极的应对方式。即在挫折和困难面前采用理智的态度,认真分析挫折和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改变个体的期望水平和重新设置目标,自觉地克服困难,以充沛的精力和坚强的意志去对待未来生活和迎接新的挑战,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恢复心理平衡。②消极的应对方式。即某些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这种防御形式如果应用得当,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暂时维持心理平衡,不致使人精神崩溃,并可获得某种转机,这是心理防御机制的积极作用。但如果消极应对过度或失当,如遇事悲观失望、畏缩退化、颓废沮丧、否定自我等应对方式长期存在,不仅可引起个体的情绪不稳和负性情绪,而且还可影响个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从而出现心理行为障碍。

心理防御机制是在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当个体遇到无法解决或未经解决的挫折和冲突时,可能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去,并可产生潜意识的焦虑、紧张、恐惧,从而形成对意识中自我的威胁,为了维护自我的完整性,个体的潜意识中就会出现相应的防御机制。因此,心理防御机制的确切定义,是指个体处在挫折和冲突的情境之中或情绪紧张的情况下,用来调节、应对、保持、恢复心理平衡的一种适应性功能。心理防御机制的基本功能是:①减缓情绪冲突;②从自身具有内在危险的冲动中保护自己;③缓和伤感经验和负性情绪的体验;④减轻失望或失望的感受;⑤消除个体内在态度与外界现实之间的冲突;⑥协助个体保持其充实感和价值观。

一般来说,现实社会中几乎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来缓解心理紧张和矛盾冲突,这是普遍现象,并非消极之举。因为个体在社会生活环境中,时时刻刻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和挫折,不可能一一直接去处理应对,这时就需要心理防御机制来减缓精神紧张和适应现实社会,这是一种正常和健康的心现现象。如有的个体受人欺负,虽愤怒而又无力反抗时,就认为是“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因为个体在受人欺负时,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和打击,又无力直接对抗,为了缓解精神紧张,就在心理上改变一下现实,认为自己是龙,别人是虾。龙当然比虾强,从而在心理上获得自我满足,以保持心理平衡。又如有的人因考试成绩不佳而内心紧张不安,遂将责任推到学校和老师身上。这都属于心理防御机制。但如果个体将现实过分歪曲,把自己当成国家元首或名人的后裔,而将别人视为仇敌,形成严重的妄想观念,并持续存在且与现实完全脱离,就成为病态现象了。因此心理防御机制也有一定的正常范围和界限。

另外,有些心理防御机制应与现实生活环境协调一致,不同的环境应有不同的防御方式。如有的个体在工作岗位上与领导发生了冲突,受到了挫折和委屈,则以儿童的情绪和行为向领导撒娇或哭闹,以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这显然是不符合社会规范的“退行行为”。而夫妻之间发生矛盾,妻子感到非常委屈,此时丈夫向妻子要要“赖”,像哄孩子一样给妻子以温暖,适当“退行”,不仅可以将不快的事情化解,而且还可以加深双方的感情,起到较好的效果。

 
上一篇:心理防御机制的常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1-2)
下一篇:挫折后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