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行为及言语特征 与幼儿相比,青少年交往的对象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伴(同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格的发育,青少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不断增长,从对成人权威的完全信服到开始表现富有批判性的怀疑和思考,从整体的生活方式来说,青少年的行为已经脱离幼小时“游戏”的味道,能以工作的态度从事家里或学校的事情,并养成负责任的观念,喜欢自己做事而脱离对父母的依赖,他们的活动喜欢与同龄的同学或朋友交往,而不喜欢权威者的参与和干涉。但是,一旦遇到困难,又容易退行,要父母来帮忙,否则,不知所措。因此,做父母或教师要领会这一点,尽可能让年轻人独立自主地去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要过多地去干涉,但发现需要帮忙时,应及时伸手,给予协助与支持。另外,青少年行为的一个特征就是,很容易把心理反应用行为表现出来,并且,容易冲动,不怕天高地厚,人们常用“初生牛犊不怕虎”来描述这个年龄阶段人的行为特点。
对于青少年的言语特征来说,青少年的表达能力比从前儿童时期更进步,可以用更多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当然,这个阶段早期主要的是从周围环境中的成年人或媒体里学习模仿其他人的言语表达。
在心理发展过程中,青少年要面对的一个重要心理课题是树立自我意识,并且形成自信的性格,也就是对自己能够正确认识,感到自己是怎样的人,在别人的眼光里究竟如何?比如,自己是否聪明,是否长得好看,是否受别人欢迎,将来是否会有成就等综合心理观念,由于一个人很难了解自己,特别是年轻的时候,要依靠父母、老师、同学、朋友们对自己所说的话或评语去体会,比如母亲对儿子说:“你最近长得像爸爸一样,看起来很帅”,做儿子的就知道自己外观上是否像个男人;如果爸爸对女儿说:“你这件衣服穿起来,很好看,像你妈妈那样漂亮”,做女儿的不但可以增加自己的信心,也知道被异性喜欢而高兴,总之,青少年容易这样靠别人的反应与评语而逐渐了解与体会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建立对自己的信心,形成自己性格的一部分。
5.心理的发展学说 心理学家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着不同的学说,常见的有弗洛伊德关于心性发展的学说、儿童心理学家艾森克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这些学说的基本理念如下:
(1)心性发展学说:该学说以生物与心理的层次来说明个体早期的心性发展,个体出生后经由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潜伏期和生殖期诸阶段而逐步发展。出生后到一岁左右的婴儿在心性的发展上被称为口欲期。此期的婴儿还没有办法生存,完全要依靠别人的抚养,此期的重点主要在获得安全及舒适感,依赖抚养者的喂养、照顾及保护而获得满足;因此,用吸奶的“口唇”器官来代表此阶段的特征。假如,在这个阶段没有获得口欲的满足,年岁大后,还喜欢吸手指、奶头等东西,并喜欢粘在别人的身上、被人拥抱或抓着枕头或毛巾等柔软的物品,以获得安全感。2~3岁的幼儿,被称为肛欲期,此期的特点在开始被训练自我欲望及冲动的控制,包括大小便的排泄训练及各种行为动作的管理与控制,即要在适当的地方排泄大小便,并练习一些生活习惯,如如何坐、如何吃,并注意一些东西不能碰并打破等。因此,主要以排泄有关的“肛门”器官来代表与象征此阶段。4~5岁左右的儿童,被称为性蕾期,此期的特点是随着认知力的发展,孩童对异性的差异开始认识,并随着对同性或异性的父母发生喜爱和排斥的微妙三角关系情感,好似对性的兴趣萌芽。到了少年期,刚刚被萌芽的对性的兴趣被搁置(或潜移)好似没兴趣地被埋伏,所以叫“潜伏期”,由于此时只对同性的伙伴发生兴趣并保持要好的关系,甚至排斥异性对象,因此也被称为“同性期”。到了青春期,被搁置或保藏的对异性的兴趣又复燃,被称为“异性期”,这一期个体逐渐进入可生殖的阶段,因此,也叫“生殖期”。通常女孩比男孩的青春期来得早半年或一年。
(2)心理社会发展学说(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也叫“社会心理发展学说”,该学说与心性学说比较起来是脱离生物或性的立场,而是以社会及文化的角度来探讨个体的心理发展的。该学说以每阶段所需培养的社会性的心理课题而确认一样的主题,并且提出,此课题不能养成时可能产生的负性心理问题。婴儿期——信赖感(或不信赖感);幼儿期——自治自律(或疑惑);儿童期—勤勉(或自卑);青春期一自我认识(或角色混乱);青年期——亲密(或孤单);成年期——生产(或沉滞);老年期——完整(或失望)。以此学说,少年期的社会性的心理课题是学习社会对他所要求的“勤勉”,认真用功、帮忙家务,变成有用、被奖赏的家庭或社会小成员(否则会感到自卑)。到了青春期,其主要心理课题是要建立对自己的“自我认识”,逐渐能发掘对自己的看法,并能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包括认识自己对性别的角色,并学习如何对异性逐步感兴趣等等。否则,对自己个性及性别上的角色认识不清,发生混乱,不知如何是好。可以说,青少年是面对社会诸多要求的关键性发展阶段。
(3)认知发展学说:是心理学家站在纯粹心理学的角度,从认知层次来描述心理上的发展。皮亚杰把一个人的认知发展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1)婴儿期(0~2岁):感觉动作阶段。该阶段幼儿主要依靠感觉与动作了解外界,故也称为“感觉动作期(sensory-motor stage)”婴儿对能看到、吃到、摸到的东西,都能知道它的存在。
2)幼儿-孩童期(2~4岁):观念前思维阶段。该阶段儿童的判断与思考主要依赖于自己对人、物、事件所直接观察与体验到的显示结果为依据。
3)孩童-学童早期(4~7岁):直觉思维阶段。该阶段的表现是儿童对事物的认知有进一步发展,虽然仍无法靠观念来直接思考,但能凭直觉来判断。譬如让孩子做一个实验,把一串不同颜色的珠子,放进筒里,先是红色珠子,接着是黄色的,最后是黑色的,然后问小孩把此珠子拉出来时,哪个颜色的珠子会先拉出来?4岁以上的孩童多半已会凭直觉说对,说是按黑、黄、红色的珠子出来,但不会说明此乃本来的红、黄、黑的“倒反顺序”。
4)少年学童期(7~11岁):具体运用阶段。此阶段已经不需要靠自己的直觉与观察来了解一切。可以凭说明、解释、举例来获取许多资料与知识,如可以议论使用飞机、军舰来打仗等具体的事物;但对于抽象的概念如人格、哲学等不理解。
5)青春期(12~17岁):形式运用阶段。此阶段个体的思考方式已经成熟,懂得运用实验、假说、推论这类形式化的思考应用,称之为形式运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