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青少年心理

青少年心理

青少年心理危机的表现
发表时间:2023-10-17     阅读次数:     字体:【

一、青少年心理危机表现的理论研究

林崇德认为,一个心理健康者“敬业,乐群,自我适应良好”。反之,出现心理危机者,往往也是在这三方面上产生严重的心理不平衡和冲突。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心理学教授樊富珉认为,当个体面对危机时会产生一系列身心反应,一般危机反应会维持4-8周。危机反应主要表现在生理上、情绪上、认知上和行为上。

1.生理方面

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出汗或寒战、肌肉抽搐、头痛、耳朵发闷、疲乏、过敏、失眠、做恶梦、容易惊吓、头昏眼花或晕眩、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梗塞感、胸痛或不适、肌肉紧张等。

2.情绪方面

个体在应激中情绪的变化同样与个体对应激结果的预测和评价有密切的关系。成功地应对应激源常常给个体带来愉快和高兴的情绪体验。如果应对不成功,则会产生各种负面的情绪,如焦虑、抑郁、愤怒、害怕、恐惧、怀疑、不信任、沮丧、悲伤、易怒、绝望、无助、麻木、否认、孤独、紧张、不安、烦躁、自责、过分敏感或警觉、无法放松、持续担忧、害怕即将死去等不良反应。

焦虑是应激反应中最常出现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指向于未来,有不确定感,是人预期将要发生危险或不良后果的事物时所表现的紧张、恐惧和担心等情绪状态。焦虑水平低时影响个体应对环境的行为,反应常常迟钝,作业的效率不高;适度的焦虑可提高人的警觉水平,提高人对环境的适应和应对能力;焦虑过度或不适当,则使个体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下降,且这种焦虑有泛化的危险,可能影响个体在面临环境变化时的有效应对。恐惧则是极度的焦虑反应,此时个体的意识、认知和行为均会发生改变,同时伴随着强烈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行为的有效性几乎丧失。部分病人会出现焦虑性障碍。

抑郁常常是个体面临无法应对的困境和严重后果的情绪反应,抑郁的情绪常常使人产生无助和无望感,进一步影响个体对环境和自身的认知评价,消极的评价可反过来加重抑郁。一些病人的抑郁症与应激有明确关系。

愤怒是与挫折和威胁相关的情绪状态,并多伴有攻击性行为。由于目标受到阻碍,自尊心受到打击,为排除阻碍或恢复自尊,常会激起愤怒。

3.认知方面

当环境发生变化,个体对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资源进行认知评价,随即出现应激反应,同时个体对反应的结果也进行认知评价。若反应结果对自身有利,则会增强个体的自信和自尊,对自己的评价会趋于正性,对环境变化也趋于正性评价,会增进自己在未来生活中减少应激的信心;若结果不利,则会出现对自己和环境均趋于负性评价,会降低自信和自尊,会降低个体在环境中克服困难的动机。这常表现为记忆困难或混淆、注意力不集中、犹豫不决、缺乏自信、无法作决定、健忘、效能降低、计算和思考理解都出现困难、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

4.行为方面

呈现社交退缩、沉默、情绪失控、典型行为习惯改变、过度活动、没有食欲或暴饮暴食、逃避与疏离等行为、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与人易生冲突等,严重的会出现自杀倾向。

此外,其他学者也对危机的表现提出了相似的看法。如蔡哲、赵冬梅认为①大学生的危机评定表现为:①情绪反应:当事人表现高度的焦虑、紧张、丧失感、空虚感,且可伴随恐惧、愤怒、罪恶、烦恼、羞惭等。②认知方面:身心沉浸于悲痛中,导致记忆和知觉改变。难以区分事物的异同,体验到的事物间关系含糊不清,作决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影响,有时害怕自己发狂,一旦危机解决可迅速恢复知觉。③行为改变:不能专心学习工作或劳动;回避他人或以特殊方式使自己不孤单;令人生厌;与社会联系破坏,可发生对自己或周围的破坏性行为;拒绝帮助,认为接受帮助是软弱无力的表现;行为和思维情感不一致;出现过去没有的非典型行为。④躯体方面:有失眠、头晕、食欲不振、胃部不适等。

二、青少年心理危机表现的实证研究

在我们承担的《青春期心理危机及干预研究》课题中,青少年心理危机表现也是该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我们综合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危机表现的理论,结合报刊资料分析得到的青少年心理危机的一些表现,并参照贝克抑郁问卷、抑郁体验问卷的部分测题,拟订了25个试题。这25个试题为青春期心理危机的表现问卷,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来进行数据分析,从25个项目中提取出合适的因子,并对这些因子的具体含义作出解释,以浙江省为例,看处于心理危机中的青少年在生理、认知、情绪、行为各方面具体有哪些表现。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这一部分可以抽取到5个因素,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3.925%,

上述5个公共因子可以分别识别如下:

因子1所决定的变量主要反映个体的失败无望感,这一因子由这样一些测题组成:我整天感到忧愁,而且不能改变这种情绪;我觉得我是一个彻底失败的人;我讨厌自己;我感到未来毫无希望。

因子2主要反映的是个体的厌恶不满感。如我现在经常哭泣;我现在很容易发火;我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我对任何人或事都丧失了兴趣;我讨厌那个人,恨不得杀了他。

因子3所涉及的主要是个体的恐慌无助感。主要包括我极度恐慌,好像要发疯;我极度紧张,总觉得有什么祸事要发生;我没人可以信赖,没人可以倾诉;我感到被这个世界遗弃了,没人来关心我;我在这儿呆不下去了,一定要离开这个地方。

因子4反映的是一组躯体性障碍。题目有:我觉得身心非常疲惫;我最近经常失眠,难以人睡;我最近经常头痛或头昏;我常常觉得呼吸困难,喘不过气来;我夜里经常做恶梦。

因子5反映了一种自杀意向。测题有我很想自杀,反正我活着也没什么意思;我尝试自杀过;我感到生活极度空虚。

该结论与一些学者在青少年心理危机上的理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如王成果认为青少年心理危机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一是缺乏自信自卑有的甚至悲观绝望;二是逃学,离家出走;三是极度的抑郁、孤僻和焦虑,怕与人交往;四是对社会、对他人、对一切的冷漠、消极逆反或攻击;五是严重者一遇某些想不开的事情,便会采取自杀等逃避手段。因此,综上所述,青少年在遭遇危机时主要表现为失败无望、厌恶不满、恐慌无助。此外,心理危机也会导致个体产生躯体化障碍,严重时则会表现出一种自杀意向。


 
上一篇:游戏对儿童社交发展的意义
下一篇:青少年面临心理危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