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心理百科

心理百科

临床心理治疗方法--精神分析疗法Psychoanalysis Therapy(一)
发表时间:2023-04-21     阅读次数:     字体:【

弗洛伊德的理论学说

精神分析疗法(psychoanalysis therapy)是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创立的。弗洛伊德于1856年5月6日出生于奥地利的弗赖堡(现在捷克斯洛伐克的甫莱波)。4岁时随父母移居维也纳,并在那里一直生活了80年。弗洛伊德的父亲是一个不得志的羊毛商,一个极专横的人。父亲的第二个妻子生了弗洛伊德,当时父亲40岁,母亲20岁。母亲共生了6个孩子,弗洛伊德是第一个。弗洛伊德幼年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以第一名的成绩中学毕业。他17岁时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25岁大学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弗洛伊德曾希望成为一名解剖学教授,并在这方面发表过受到高度评价的论文。后来由于生活拮据,于1881年开始私人开业,成了一名临床神经病医生。1880年,与Josef Breuer(1842-1952)合作,进行癔症研究。1885年,弗洛伊德从学于法国著名精神病学家Jean Charcot,学习使用催眠术治疗癔症6个月。1895年,出版了“癔症研究”。1900年,出版了“梦的解析”。之后创立了自由联想的治疗方法。1923年,弗洛伊德患了口腔癌,经历过33次手术,非常痛苦,但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38年,纳粹占领维也纳,弗洛伊德的女儿被捕,弗洛伊德的4个妹妹都被纳粹分子杀害,弗洛伊德去了伦敦,1939年12月23日在伦敦逝世,终年87岁。

弗洛伊德终生从事著作和临床治疗。他的思想极为深刻,探讨问题中,往往引述历代文学、历史、医学、哲学、宗教等材料。他思考敏锐、分析精细、推断循回递进、构思步步趋入,揭示出人们心灵的底层,这就是精神分析的内容极其丰富的根源。

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学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本能学说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死亡本能即桑纳托斯(thana-

tos),死亡本能是指激发一个人回到生命之前的无机状态中去,并认为“所有生命的目标都是死亡”。它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 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这两种本能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二、心理层次的划分

早期,弗洛伊德主张以无意识为核心的人格结构观,认为意识是由不同意识水平的三个部 7

分所组成:①意识:我们在清醒时能够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具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②前意识:由于注意力的转移,曾被意识到的而目前暂未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③潜意识:那些不被个人所觉察的、被意识所排斥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过程。此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口误、笔误、梦、自由联想、催眠、幽默、灵感和直觉等而证实。1923年,弗洛伊德对其早期的学说做了修改,提出了精神结构学说,即一个人可分别由“本我”“自我”及“超我”三个部分而共同表现其心理功能。

(一)本我(id)

本我(id)又称原我,是由原始的本能能量组成,遵循快乐-痛苦原则。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所组成的。初生的婴儿只有本我,是先天遗传的初级的思维过程,是能量的源泉,是内驱力的基地,是出生时就有的。其特性是追求个体的舒适、逃避痛苦并维持生存及繁殖,不能以善恶的观点评价。本我的功能从个体出生就存在,并随着个体的生理发展而增加其功能。

本我满足自己欲望、活得快乐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反射动作,另一种是想象现实。弗洛伊德把利用想象来满足自身欲望的过程称为原始过程。

(二)自我(ego)

自我(ego)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功能对内满足“本我”的需要与要求,对外应对外界现实,同时对上接受“超我”的批判与监督。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如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满足性欲要找配偶等。自我是次级思维过程,是后天发展起来的,其能量来自于本我。一般6~8个月开始分化,2-3岁固定地确立。它是内驱力的执行者。所谓次级过程,是指成熟的自我特有的某一类型的思维,其基本特征是延迟释放能量,并与特定的对象相联系,与环境斗争,并同时执行对本我的斗争。自我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现实检查能力,区分自我与非我的界限,即区别环境刺激与自我的愿望或想象的能力。精神分裂症丧失了现实检验能力;神经症也因内心的冲突而使现实检验能力有所减弱,癔症病人会把想象当成现实,如相信巫术等。自我是本我的执行者,同时自我反映了现实的要求,对自我要求的立刻满足采取了现实的态度,这就构成了对本我的压抑(在潜意识中持久的压抑)。心理治疗的条件之一,就是病人须有自我的存在,能够与医生建立关系,对自己的心理活动有洞悉力。

(三)超我(super ego)

超我(super ego)是道德的维护者,是超越求生存,面对现实的自己而存在的心理功能,主要是监督、批判和管制自己的行为,也是代表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来协助人们的行为表现。它是从自我分化出来的,能进行自我判断和道德控制的那部分,是心灵的道德知觉和我们的理想抱负。超我是从儿童早期的奖赏和惩罚的内化模式中而来的,是后天发展起来的。一般超我于5-6岁才开始,10-11岁固定地确立。

以上精神结构学说,说明了一个人的内在精神活动有不同的部门,以不同角色相互协调而发生作用,同时也可发生相互矛盾和冲突。即使这种精神功能的划分缺乏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刨依据,但从临床运用方面却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不但可以解释心理上的矛盾冲突,而且可以解释某些神经症,精神疾病的机制,并用于精神分析治疗。

 
上一篇:临床心理治疗方法--精神分析疗法Psychoanalysis Therapy(二)
下一篇:内观,意谓内心的自我观察,即内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