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心理百科

心理百科

积极心理治疗批判
发表时间:2023-01-23     阅读次数:     字体:【

积极心理治疗批判并继承了传统心理治疗模式,在它的理论和方法中蕴含着这样一些基假设

1.每个人都具有两种基本能力认识的能力(知觉)和爱的能力(情绪)是每个人均具有两种基本能力。不仅健康人有基本能力,身体、心理或精神功能有障碍的人也有这两种基本力。这种能力分类得到了大脑研究论文的有力支持。大脑的左半球主要执行逻辑推断、分和言语交流等与认识有关的功能,右半球则操纵着倾向于情感的主要能力。

这两种基本能力在未受文化影响之前就已经具备,而实际能力在身体,环境和时代这三个素的相互作用下得以形成和发展。实际能力必须以基本能力为基础才能发展起来,同时它受到身体、环境和时间作用的促进或抑制。由于对现实的认识而派生出:守时、有序、整洁、貌、诚实、节约等。由于爱而派生出:耐心、时间、交往、信心、信任、希望、信仰、怀疑、确定和结等。在某种程度上,障碍可以由实际规范和能力之间的差异发展而来。借助基本能力和实能力的调查和描述,可以了解来访者的基本信息。

2.人是善的对于两种基本能力的假设暗示着:人在本质上是善的。每个人都有机会、力和可能性,在社会道德或宗教规范的意义上成为善的。许多对于我们显得无礼的人只是没有学会我们所坚持的礼节类型。“行为是在与环境的关系中以这种那种方式发生的。根居自身的本质,与基本能力相应,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符合道德的,即善的。”①

3.寻找人生意义的内在需要积极心理治疗认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寻求人生意义的内在需要,并且承认意义的相对性。对于一个人来说有意义的事情,对另外一个人来说并不同样地具有意义。如果个体意识不到这种需要的存在就会出现心理问题,积极心理治疗就是帮助来访者摆脱现实困扰,发掘这种内在需要,并将这种需要外化为人的行为意向或动机。

4.自我实现倾向

人一直在努力成为他所能成为的样子,即人具有自我实现倾向。积极心理治疗理论认为,自我实现倾向是人的属性,它是人正确发展的核心动力。“自我实现倾向”这一概念意味着人能相信自己,知道属于自己人生中最准确的前进方向②。

5.每个症状都可以被再解释

积极心理治疗坚持“无病变原则”,认为来访者不是患者,而是被一些紊乱和问题直接或间接困扰着,其基本能力没有得到正常发挥。积极心理治疗认为,每个症状本质上都是可以被再解释,这是积极心理治疗的前提。例如,抑郁不仅可以被理解为沮丧感、情感低落、疲乏无力,也可以被视作有能力对冲突产生深刻的情绪反应。心理治疗就是协助来访者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自己所存在的问题作出新的解读。人的心理是富有弹性和包容性的,允许对心理问题进行重新评估。例如下列症状就可以有两种性质不同的解释,

6。人既有生病的能力,也有保持健康的能力积极心理治疗认为每种症状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治疗中既看到来访者紊乱的一面,也要考虑到他们所具有的能力,尤其是自助能力。治疗中,治疗师可以借此对来访者进行有技巧的鼓励和支持。“人们几乎具备所有处理冲突的潜力,但他们所形成的概念只允许他们采用极少的方式,而阻断了处理冲突的其他途径。总而言之,治疗家的任务就是使这些概念被意识到,揭示患者心理动力学的背景,向患者提供通向发现原有能力的捷径。”

 
上一篇:中心疗法中的“去伪存真”
下一篇:似曾相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