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学派认为,心理问题的本质在于错误的认知或思维方式的偏差。治疗学上的认知理论所关注的认知主要有三种:因果性归因、控制信念和功能失调信念。认知疗法认为,来访者的症状,尤其是抑郁症状,主要源于他们思维方式中的系统“错误”。在凯利看来,人的行为动机是力图保持个人许多建构之间的协调,以及预测和过去经验的一致。个人建构和现实的不一致,或者个人建构系统内部的冲突都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班杜拉则指出,人们的动机、信心以及幸福感主要来自于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低自我效能预期的人容易陷入对某情境的消极情绪反应,从而出现各种变态心理及不良行为。理性情绪疗法认为,心理问题的本质是人对事物的歪曲认知。贝克(A.T.Bck)也指出,心理困难和障碍的根源来自于异常或歪曲的思维方式,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梅肯鲍姆(Donald Meichenbaum)认为,人的行为和情绪由自我指令性语言控制,如果自我指令性语言在形成过程中有误,则会产生情绪障碍和适应不良行为。因此,在他看来,心理治疗过程包括学习新的自我指令、使用想象技术来解决问题等程序。
认知疗法更关注来访者的具体改变和改变的能力。认知治疗认为,症状的消除在于认知的建构。认知疗法主要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和由这一过程中产生的观念来纠正来访者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治疗的目标不仅仅针对行为、情绪这些外在表现,而且包括分析来访者的思维活动和应付困境的策略,找出错误的认知并加以纠正。不过,无法证明是适应不良的认知产生并导致了心理障碍,还是心理障碍导致了适应不良的认知,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认知治立理◇的最大闲扰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