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抑是指人们自己有意无意地对内心欲望及情感的抑制与克服。这里所说的压抑是自我压抑,而不是他人或社会对我们的控制。它可以是有意的、自觉自愿的,如考试前学生对自己“玩”的欲望的控制,清正廉洁的人对金钱欲望的控制。压抑也可以是无意的、自发自然的,如从小受到父母严厉管制并对“性”严加封锁的少年,自然会回避异性的亲密接触;饥饿的母亲会不由自主地将有限的食物留给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有时我们对欲望的压抑是必需的,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随心所欲,完全我行我素。从社会层面上看,需要个人服从集体,需要顾全大局;从欲望本身的矛盾性看,要满足某些欲望,就必须压抑另外的欲望,如要满足高级欲望,就必须压抑低级欲望,要满足社会性欲望,就必然要压抑生物性欲望。
一个人过于自私自利,放纵自己的物质欲望,通常难以得到大家的敬仰;一个玩电子游戏成瘾的学生,自然不会有好的学习成绩,也不会得到师生的好评。人类文明需要压抑某些欲望,正是因为理智地选择了压抑,文明才逐步发展起来,而野蛮被慢慢消除。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个体进行自我压抑的程度。而人类个体心理成长与文明的发展有着相似之处,是否学会了压抑,是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初来人世时,我们不会压抑,饿、渴、冷、热、不舒服等用哭闹来表达,渐渐长大,懂得了听话、讨大人喜欢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慢慢学会了克制。再后来,一些社会性的欲望逐步形成,克制玩的欲望,刻苦学习,争取优异成绩,讨家长、老师喜欢,甚至获得更多物质奖励,或是实现远大理想。重要的是,争取他人好评,其本身已成为自己的一种需要,是满足了更高一级的欲望。通过发展,不断地压抑自己对玩、对物质利益的欲望,就会成为自发自然的无意识习惯,这一过程会使个体形成积极健康的特质。因此,学会压抑的过程,也就是个体成长的过程。压抑是文明的基础,是个体成长的必需,但过度压抑是心理病理的根源。我们把压抑分为有意义压抑和破坏性压抑两种。有意义压抑是一种积极的、有利于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尤其是有利于个体的社会性适应的压抑。
对个体而言,任何一种欲望都有其存在的道理,一个欲望能被确定并遗传下来,说明个体或社会是不可缺少的或无法消除的,如果将其彻底破坏或消灭,个体或社会必定会出现某种缺憾。但对社会而言,人类的有些欲望则带有一定的破坏性,满足了这种欲望就会对他人、对社会带来损害,这时社会也会对个体作出一定的负反馈。
因此,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无论是处于自身的长远利益,还是社会利益,都需要对这一部分欲望作出必要的压抑,这种压抑是有利于个体和社会的,是有意义的压抑。然而这种压抑是非彻底的,即个体并非将这种欲望从大脑内完全消除,而是允许其在脑内出现并以其他合理的方式去满足。只要在行为上加以控制,不损害他人及社会的利益则均是允许的。这种既保证在行为不损害他人及社会的利益又给欲望以一定出路的压抑是有意义的压抑。破坏性的压抑不仅对欲望在行为上进行约束,而且在意识范围内也不允许这种欲望和情感出现,要求将它们完全破坏,并从心理上彻底消除。这种压抑则是破坏性的压抑,是心理病理的基础之一。因为个体的欲望是客观存在的,只能正确地认识、合理地引导、理性地克制,如果将欲望强制性的、完全的破坏消除掉,必然会产生心理病态。比较常见的破坏性压抑有过度的情绪压抑、过度的饮食压抑、过度的性压抑等,下面我们对过度的情绪压抑进行讨论。情绪具有能量性及发泄性,情绪产生积蓄能量后,如果不及时通过正常的渠道发泄出来,它必然要以异常的方式来表达,就会伤害身体。过度的情绪压抑,必然导致心理病态。
婴儿不知道压抑自己的情绪,在不自觉中表达情绪与欲望,不舒适了就哭闹。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学会了看大人的脸色行事,学会了在某些时候要掩饰自己的情感,学会了通过压抑自己的情绪、情感来迎合他人,迎合社会,保护自己,发展自己。对情绪及对欲望的适度压抑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不可能随心所欲,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地将自己的情绪完全发泄出来,因为有些情绪之间、情绪与情感及情绪与欲望之间是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情绪与社会要求必须统一、协调等。如在仇人面前要压抑悲痛,在谈判桌上要压抑愤怒,别人讲话时要注意倾听,军人要绝对服从命令,为了维护自己的社会形象要克制家庭烦恼的发泄等。但是,过度的情绪压抑则会产生心理疾病。
有一位女士,幼时父母感情不和,经常看到他们争吵、打骂,非常恐惧,父母还总是怒斥她“不许哭”。以后每次父母吵架时,她总是躲在外面一遍一遍地用脚踢石子。结婚后,又遇到了粗暴的丈夫,总是逆来顺受,恐惧焦虑的情绪无法表达,她渐渐地出现了强迫症状,每天要一遍一遍地洗手、擦地、洗衣服,过度的情绪压抑导致了心理及生理病症。生活中,过度的情绪压抑常见的有以下几种表现:
(1)不敢表达相反意见。面对别人的伤害不敢反抗,对自己的权益不敢争取或维护,对他人的要求即使自己不愿意也不善于拒绝,对上级不满也要装出高兴的样子等。对他们来说“忍为上”、“和为贵”,总是害怕矛盾,害怕争吵,害怕别人说是非,害怕再受伤害或伤害别人,但结果通常事与愿违,他们感受到的伤害远比别人要多。从心理上来讲,过于在意、害怕伤害,相反对别人的言行就越敏感,就越容易感受到伤害,甚至会出现多疑,他人的无意言行也认为是针对自己的。他们感到四面楚歌,会越来越谨小慎微,不敢与人交往,有的甚至完全回避社会。尽管他们不敢表达相反的意见,千方百计回避矛盾,但他们通常时时会感到心中有火、有气、有仇,一旦爆发,多半强烈而具有攻击性,或伤人损物,或带回家中发泄,或滥用暴力。
(2)不敢表达痛苦。在一般人眼里伤心是软弱的表现,痛苦是丢人的事,似乎强者是不流泪的,社会也总是鼓励人们崇尚“忍辱”,赞美坚强,如“男儿有泪不轻弹”, “坚强些,化悲痛为力量”,“这样的事情说出去会没有身份、没有面子”等。然而,悲哀与痛苦是人类个体具备的自然情感,“谁说男儿不流泪,只是不到伤心处”。如果习惯于将伤心、悲痛压抑在内心,其情绪长期得不到表达,就会导致各种心理病态,或转化成种种躯体症状和身心疾病,如疑病症、消化道溃疡、冠心病、肿瘤等。有关临床研究的报道发现,女性患癔病者较多,而男性患疑病症者较多。其提示,男性的社会角色使得他们不善于表达痛苦,而以躯体的形式来表达。在心理治疗中,如果能使来访者冲破防御,将痛苦发泄出来,会收到很好的疗效。日常生活中,有经验的助人者在他人遭受痛苦时,多会促使对方将情绪表达出来: “哭吧,悲痛难受就哭吧,哭出来就好了。” “真不幸,我理解你。” “怎么会这样,太让人伤心了。” 不敢表达痛苦,压抑这种负性情绪,对身心有极大的危害。
(3)不善于表达爱。爱他人或喜欢某一事物时,不善于或不直接表达出来,即使表达也非常隐晦,甚至作出相反的举动,尤其是在比较强调理性、礼仪的东方文化影响下,更为明显。受“严父慈母”传统习俗的羁绊,深爱孩子的父亲通常不是直接用疼爱、赞扬、欣赏的方式表达情感,相反常常用严厉的管教、不断鞭策等方式,“打是亲,骂是爱”、“棍棒底下出孝子”正是这种爱的真实写照。现今的独生子女们总是抱怨父母不关心他们,不理解他们,只知道指责、批评、埋怨,不是这方面不足,就是那方面有差距,他们哪知道这正是父母表达爱的独特方式。其实哪个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成长及点滴进步,哪个父母都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就是因为传统的观念,压抑了他们的那份真实情感,不善于从正面把爱表达出来,无意中也增加了孩子们的心理压力。夫妻、恋人之间表达爱慕过于正统,相互谈情也不苟言爱。对他们来说“爱”是难以说出口的,认为只要心里装着对方就行了,没有必要送花,没有必要把“爱”挂在嘴上。还有的夫妻一见面就争吵,相互抱怨,分开后则又感到空虚、思念。其实他们之间的矛盾是他们情感病态的表现,只是他们没有学会正常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罢了。同事、同学之间,对别人的优点、成绩、个性等,一句“很优秀”、“值得我学习”、“我很喜欢”,既会使自己感到抒发情感的愉快,也能使对方高兴,融洽相互关系。可就是不说,觉得说出来没有必要,或会失去面子降低自己的身份,其结果是导致心理失衡。过度的情绪压抑,以上三种较常见,还有对高兴、恐惧、焦虑、思念、仇恨、孤寂等的压抑。基本上任何情绪与情感都可以因压抑过度而产生心理病理现象。
情绪压抑有两种不同的类型,其一是对情绪表达的压抑,其二是对情绪产生的压制。前者表现为在情绪已经产生的前提下压制该情绪的表达,如情绪的掩饰、克制:“我要坚持,不能流泪。”“对领导不满时,仍面带微笑。”“我成功了,但不能太高兴,否则别人该忌妒了。”后者表现为在情绪产生前或之中对该情绪有意或无意的压抑,即不允许该情绪发生,情绪产生时开始自责。如权威崇拜者不知道可以对领导不满,过于在意考试成绩的学生不允许考试时的焦虑,强者不能在众人面前流泪,完美主义者不允许自己对他人产生忌妒等。对情绪表达的抑制和对情绪产生的抑制是能够相互转化的,如总是有意克制自己不满情绪者,渐渐会变得很少或完全没有该情绪的产生。一般来讲,情绪产生后对其表达的抑制在正常人中是常见的,也是有必要的,如前面谈到的我们要理智地服从社会性需要和言行规范化等。而在情绪产生之前或之中的压抑则大多属于病理现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过度的情绪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