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认为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是一种怯懦的表现。在面对他人时,为了掩饰内心的脆弱,我们都会习惯性地戴上一副完美的面具。其实,一个人的笑容背后往往是不为人知的酸楚,坚强的外衣下藏着脆弱的心灵。只不过,大多数人早已将悲伤情感的表达设置成了静音模式。被他人照顾在我们眼中是一件羞耻的事情,每个人都在尽力展示“所有问题自己扛”的独立,却只敢在深夜里独自体会内心的脆弱和悲伤。我们认为“报喜不报忧”是一种成长,殊不知真正地接受和包容自我才是我们该有的成熟。
一个人的内心为什么会感到脆弱?太原心理咨询师表示,其根源在于遭受的苦难所留下的心理创伤。心理学上将心理创伤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灾人祸导致的急性创伤;另一种是长期的不堪经历导致的隐形创伤。前者指的是亲人离世、性侵、霸凌等,令人难以接受的场景;后者指的是过往的经历不知不觉中留下的阴影,就像被抛弃的经历导致的缺乏安全感、被忽视的经历形成的取悦症、因不断失败而出现的习得性无助等。而这些心理创伤已经成为我们的一部分,时刻影响我们的生活。
如果我们想要变得真正强大起来,就要敢于面对脆弱,不再逃避,不再伪装,不再为自己构建一个虚假的自我。一个人偶尔的脆弱,能够让别人从心理上感受到他真实的一面,从而令他人降低压迫感,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能够赢得更多人的喜爱。所以,我们要告诉所有人:我们会犯错,会沮丧,会有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也需要用眼泪治愈心理的创伤。有时候,当我们卸下自己的面具,敢于展示自己的脆弱时,他人也会因我们的脆弱而感觉我们的真实,也非常愿意与我们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