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妈:孩子是高一下学期在重点班突然成绩下降,上课听不懂,他自己说跟同学关系不好,然后我们就带他去上海看心理医生,医生说她有重度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吃药后状态好转,去年疫情学习跟不上,就休学了。现在家白天玩手机,也不运动,晚上睡眠差,老是想以前不开心的事。我想请您帮我疏导下,孩子对心理咨询不抗拒。咨询师:等晚上看看您孩子的情况,再具体商定办法。孩子妈:不会让您有任何担忧,孩子就这情况,您要帮我咨询,万分感谢。我们都希望她好,您是帮助她,不会让您担心她的任何事,有我们父母。我也是没办法了,准备再带她到上海去看看,一边吃药,一边做心理咨询,做父母的只能尽力而为,孩子这样自己也难受,尽人事,听天命吧。
咨询师:如果药物能稳定孩子的情绪,我建议暂时不要去上海求医,省级专科医院就可以。不管哪种心理咨询,都要深人孩子的内心,才能有效果。孩子妈:孩子思维很清晰。刚开始稍稍有点幻觉,后来吃药到现在也没有出现幻觉。处就是懒,自理方面要督促。咨询师:可以。你们先带孩子来看看。孩子妈:万分感谢!太原心理咨询师成向东:您什么时侯有时间?咨询师:周六或周日。厉害。
咨询师:经过一个半小时的咨询和观察,我发现您的孩子心里压孩子妈:你门交流通畅吗?她跟您说了哪方面的心结呢?咨询师:主要感觉父母不爱他,对她不好。她说想读书,就是不能全身心投人,因为老是走神,想那些不好的事情。孩子妈:今天也是这样说吗?她第一次在学校咨询也是说物质满足了,但她没感到爱。其实我们是爱她的,养她十岁才有弟弟,去年她骑车摔伤眼角,她爸连夜从外省赶回去照顾她。最主要的是她行为习惯不好,我们会说她,比如不讲卫生,不打招呼,总是一个人独食。我说她,她就说我:“弟弟这样吃,你都不说?”其实我是教她以后到外面不能这样吃,因为她长大了。这种情况,您还建议我到上海开药吗?咨询师:她的情绪波动很激烈,需要药物稳定,但不一定要去上海,就近到精神专科医院就诊就可以。孩子需要心理疏导,更需要打开心结。比如改变看问题的角度,这是心理矫正的关键。根据我个人的分析和识别,孩子虽然有抑郁现状,但应该不是抑郁症。孩子只是跟你们斗气,才弄成这样。这从她的行为表现可以看出:非常亢奋,起坐不安,不停走动,说明孩子心浮气躁,心里堵了很多负情绪。接我讲解了情绪堵截和发泄的原理,让孩子明白情绪的规律。
孩子妈:去年骑车摔倒,医生说是吃了药后躯体反应开始变慢,然后坐立不安,有些不好的行为。刚开始仔细观察,她会喃喃自语。问她想什么?她又说没啥,有时想事时一个人微笑,后来这些都没有。感觉她的思维逻辑还是清晰的。您说到了关键,感觉她就是在跟我们对抗,一说她,就说叫我们不要管她。这次也是故意在外流浪了几个星期。咨询师:从她的笑声和来回走动,异常亢奋,甚至出现一些幻觉来看,容易给医生的诊断带来错觉,以为她有精神分裂。有时候自言自语,是每个内心有冲突的人,包括正常人都会有的。人在特定环境下也会出现幻觉,但不能就此判断精神有问题。我跟孩子对话时,孩子有说有笑,思维清晰,逻辑正常。
我问孩子:“你是否觉得自己有精神问题?”孩子说:“没有啊。”我又问:“那别人,包括医生为何会认为你有?”孩子不以为然地说:“也许他们看到我与众不同吧。”我再问:“你现在有没有服药?”孩子说:“没有。”孩子的父亲也说她最近没有服药。“为什么不服药?”我问。孩子回答说:“药有副作用,怕伤害自己。”显然,孩子的思维逻辑没有问题。我认为,孩子精神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她的情绪没有管理好,才导致行为异常。这需要正确的心理疏导和稳定服药,包括你们夫妻对孩子的态度、认知都必须改变。孩子妈:好,您说得很专业,等我们夫妻商量后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