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强迫症

强迫症

你是正常人还是强迫症?
发表时间:2024-09-04     阅读次数:     字体:【

在正常人的身上,我们偶尔也会见到重复的思想和行为。比如,做事严密、谨慎的人,在制订一个详细的计划后,总会反复地与下属核对每一个环节,甚至会亲自核对计划中的每一个细节,为的就是确保计划的周密和万无一失。又或者,从事特定职业,比如安检、财会、配药师等工作的人,任何一丁点儿的差错都会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从事这些行业的人都会谨小慎微,反复检查、,以确保工作的正确性。

另外,部分人认为当某人不断重复某种行为,如不断赌博、运动时,他就可能有了强迫症,但事实并非如此。要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强迫症,取决于他在重复完特定行为后的反应。假如一个人不断赌博,而在赌博后经常产生内疚等负面情绪,则可初步判断那人有强迫倾向。但如果那人认为赌博是愉快的,那他并没有强迫自己。

那么,太原心理咨询师成向东认为,正常人的重复想法和行为与强迫者的重复想法和行为有什么区别呢?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正常人偶尔也会出现少量重复的想法。

比如,在听完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后,第二天你还会回忆那些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或是自己特别喜欢的乐曲。但是,一旦开始工作,这些乐曲便会消失,你也会开始专心工作。因此,正常人出现这些重复想法的时间是短暂的。然而,强迫者的强迫观念则长期、反复地在头脑中出现,且都是毫无意义的想法和问题。比如一天到晚总是在想“鸡为什么下蛋,蛋为什么生鸡”,且这些思维持续的时间至少已有3个月。因此,正常人也会出现重复的想法和行为,但是,这些想法和行为持续的时间都很短暂,而强迫思维则是长久持续的。

(2)正常人的重复想法、行为是有益的,或虽然无益但不

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不同的职业,对人的要求也不同。会计师、外科医生等都需要专心细致地工作,不能出一点差错。因此,他们在对账、诊断时,可能在检查后还会再核查一次。但是,强迫的重复行为毫无实际意义,这类人在些重复的思维和行为之中,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而没有精力去做其他有意义的事情。

(3)正常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想法,无须努力抵制它们的出现,

也无主观的痛苦。正常的重复想法和行为只会出现在适当的场合,并且是有意义的重复行为,比如会计师在做账时,会重复地检查、核对。他们认为此行为是必要的、有意义的,因此不会纠结于这些重复的行为是对还是错,自然也不会有意识地去抵制这些行为,同时也不会产生心理上的焦虑和痛苦。强迫者则不同,对他来说,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明知强迫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就会有强烈的反强迫,就是抵制、反对强迫思维和行为的出现,但总是不能成功,总是无法克制地反复出现强迫。

(4)正常人出现某些重复想法不符合疾病诊断标准。

强迫的诊断需要参考一定的标准,比如美国医学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正常人出现的一些重复的想法和行为是不符合疾病诊断标准的,而强迫则是根据此标准诊断出来的。因此,不要轻易地给正常人扣上强迫的帽子,更不应将认真负责、严谨周密地工作、学习误认为是强迫。

 
上一篇: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强迫型人格?
下一篇:太原圆成心理咨询测试: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