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因素对支持治疗的作用
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认识社会文化因素中对个体的支持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人内心自幼就需要一个赖以依靠的支持的力量,这种支持可以是家庭的、社会的或人际关系的。一般来说,当一个人遇到心理危机的时候,首先自己内心要寻找一个赖以支持的对象,并对其进行倾诉和寻求帮助,但是,同一个个体,不同的时间,自身寻求帮助的对象也不完全相同,比如,学业上的问题总是喜欢找老师或者自认为平时学习好的同学获取帮助,而个人青春期发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则喜欢找同龄人中关系密切的人获得支持,工作上的困惑则更希望获得有名望的长者的帮助,而社会的天灾人祸比如被抢劫或遭遇洪水地震之类的事情则更需要政府的援助和支持。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文化背景获取支持的方式方法和对象也不完全相同,城市社会获取支持的主要方式是政府和社会,而偏远农村获取支持主要通过迷信鬼神崇拜;儿童获取支持的主要对象是父母,婴幼儿获取支持的主要方式是哭泣或者表示生气而挂在脸上,成年人获取支持的对象转移到社会人际关系或者政府,而成年人获取支持的方式不一定是通过自己生气而是通过讨好对方(如求爱、医疗过程中的送红包)或者给对方以威胁(如争执过程中的法律援助)来获得支持。男女之间获得社会支持的方式和方法也不完全相同。
二、获得支持的个体差异
个体之间由于性格的因素和成长过程中的经历不同,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所取得支持的来源和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性格外向的人容易把问题转向外界的帮助,而内向的人则喜欢自己独自的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但是一个人获得支持的方式和方法可以通过后天的不断的训练得到强化,并建立一套相对成熟和实用的模式。中国人从小就喜欢从父母身边获得帮助和支持,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代沟很容易出现,因此,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前,家长需要学会减少对孩子的控制,而逐渐变成孩子的知心朋友,当他们遇到问题或困难的时候能够主动向家长获取帮助和支持,避免问题的恶化或不当处理。相反,有的家长不能够随着孩子的长大而改变教育方式或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往往使孩子回避家长或者与家长长期存在代沟,这样,当他们遇到困难或者问题的时候有可能会受到社会上其他人的不良暗示或影响而自行解决问题,甚至导致个人的心理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