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心理百科

心理百科

心理防御机制的常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11-12)
发表时间:2023-03-25     阅读次数:     字体:【

十一、抵消作用

抵消作用(undoing)又称解脱,是指用一种象征性的事物或行为来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

事情,以保持心理平衡。平素人们往往使用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来解除其负罪感、内疚感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我们无意中做出了对别人不利或不礼貌的举动,马上说一句“对不起,请原谅”,使心理上得到安慰,抵消对不起他人的举动;一位已婚男子在歌舞厅玩的很晚才回家,他可能会给妻子带回一个精美的小礼物或回家后一反常态而表现得很温顺,以此来抵消他的愧疚和不安;春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表达了我国人民对来年丰收的企盼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过春节的时候,我国的风俗是图个吉利,最好不要打碎东西、不要讲不吉利的话,否则会给来年带来不幸,但如果不慎打碎了东西,则家里的长辈们会急忙说:“岁岁平安”,以谐音来抵消不吉利的事件,从而缓解内心的不安。临床上有关抵消作用的实例也很常见。

【案例】

有一位反复洗手、洗衣服的强迫症病人,女性,18岁。经心理咨询后发现,在她10岁时,有一天清晨她和父亲一起在楼下打羽毛球,父女俩打得非常愉快,快要结束时,羽毛球掉在了一堆大便附近,当时她非常恶心,自认倒霉,匆匆结束了与父亲的晨练回到了家,以后她不再打羽毛球了,改为清晨跑步的方式锻炼身体。发病前2天,父亲提出与她一起练习打羽毛球,她愉快地接受了,但却逐渐出现了上述强迫症状。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她是想用洗手、洗衣服等象征性的动作,来抵消她10岁时的不愉快经历。当然,该案例还可能存在更深一层次的心理问题,在此不再详述。

十二、补偿作用

补偿作用(compensation)是指人们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受挫折,或因个体的生理、心理缺

陷、行为过失而遭受失败时,选用其他的方法来缓解因挫折和失败而带来的痛苦和不安。引起个体痛苦和不安的内容,可能是客观存在的生理缺陷,也可能是主观的推理、判断和想象。如某些躯体残疾的个体,却在某一方面表现特别优秀和突出;有些个体学习成绩平平,却在艺术和社交方面有特长;有的身边无子女者,却热心公益和幼儿教育事业。这样一方面可缓解自己的挫折感,为社会作贡献,赢得人们的尊重和爱戴,弥补心理创伤;另一方面因自己认真工作,有事可做,避免过多的闲暇时间使自己陷入思虑不快事件的境地,而对心身健康大有裨益。一心埋头工作而不顾及个人得失的个体,一旦确诊因过度疲劳而患有某种躯体疾病之后,可能变得非常专注于身体锻炼,以补偿自己的身体损失,这也是补偿作用的心理防御机制。

临床上补偿作用可经常见到,适度的补偿可增加个体的安全感、提高自尊心及维持心理平

衡,但过度的补偿对心身健康不利,甚至会出现心理行为障碍。

【案例】

男孩,7岁,独生子,小学一年级学生。顽皮任性,情绪不稳,易发脾气,日常活动多,对家长及老师没礼貌,经常在外惹祸,学习成绩不佳,尤其是近一年来症状加重。在邻居和朋友的劝告下,父母带着孩子来心理咨询。经详细了解病史及多次与孩子母亲面谈,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①家庭关系紊乱。孩子父母关系不和,母亲个性温和,父亲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心情好时,对孩子娇惯异常,心情不好时,严厉训斥,甚至大打出手;②父母教育方式不一致。母亲对孩子过度溺爱、娇纵,父亲则较为严厉,家庭中缺乏民主和谐的气氛。后经与母亲单独面谈,方知她在怀孕前身体虚弱,再加上与丈夫关系不融洽,本不想要孩子,却意外地怀孕了,怀孕后她曾到妇产科医院咨询,想服药打胎,但在医生的劝告下未能实现。分娩时属脐绕颈难产,经剖宫产手术,把孩子生了下来,当时孩子体重不足,只有2300g,幼年身体不好,常常生病,作为母亲总觉得对不起孩子,认为自己在身体欠佳的情况下意外地怀孕,致使孩子身体虚弱,因此自幼对孩子格外溺爱,百依百顺,因过度补偿,孩子逐渐产生了行为问题。

针对以上情况,心理医生分别与孩子父母进行沟通,改善夫妻关系,缓解家庭紧张气氛,采

用民主的方式管教孩子,父母教育方式一致。经随访6个月后孩子行为问题消失,学习成绩

改善。

 
上一篇:心理防御机制的常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13-14)
下一篇:心理防御机制的常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