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经常在不饿的时候也会进食。存在很多的社会线索告诉人们去吃,比如,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吃早饭、中饭、晚饭的习惯。这种习惯很大部分是经典条件反射的结果。机体对一天内特定时间的饥饿反应进行了条件化;通过与进食行为的联结,一天中的这些时间段变成了条件刺激。有时,一个人刚刚吃过较晚的早餐,到中午仍然会感到饥饿,纯粹是因为钟表报时:现在是进餐时间了。人们也对食物的吸引力有反应。你有多少次刚刚吃过大餐又被看起来很诱人的甜,点所吸引?在压力条件下,食物也会成为一种安抚的手段,是对不安的直接逃避方法。罗丁(Rodin)发现,可以产生饥饿感的胰岛素水平可能在吃食物之前就增加了(类似于巴甫洛夫的狗在接受食物之前就已经开始分泌唾液)。同那种在一天中特定时间内感到饥饿的现象一样,
这种心理现象也可能是由于经典条件作用:在过去,进食连同其特定的视觉和感觉特性导致了胰岛素的上升,这种配对现象频繁发生,导致现在在进食之前仅仅是看或者闻食物就能导致胰岛素的上升。这能够解释为什么些人(他们被叫作“表面派”,因为他们倾向于关注食物的外在特征而非内在的饥饿感)对于外在信号有更多的反应一一与更少被外在线索影响的人相比,他们对进食的预期有更大的反应,能产生更多的胰岛素。文化因素和性别在决定饥饿感和进食习惯上也有作用。在一项研究中,来自美国和日本的男人和女人接受了进食的问卷调查。对于两种文化下的男性来讲,启动进食行为的因素上不存在任何显著差异,但美国女性更可能因为情感因素进食,比如抑郁。日本女性更可能因为饥饿信号或者社会要求进食。在这项研究中,来自美国的男性和女性在看电影或者电视时比日本人更有可能进食。当研究进食原因和在哪些情况下人们进食时,文化和性别因素一定要被考虑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