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痊愈是经历了长期的成长过程,修复内在创伤后,在现实中不断的锤炼之后稳定的状态,内在人格重建后,不需要太多的言语表达,自然而谈的。
“假性痊愈”是指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往往通过一次或者几次的咨询,有时也会在咨询了很长一段时间,无法走下去,内在遇到阻抗的时候出现,有时是出现严重的“正向移情”时会出现。
这种现象一般以来来访者突然性出现的症状消失和好转现象为标志,来访者并没有修复内在创伤和潜意识里的能量,在言语和行为上呈现出“我已经好了”的假象,“好像突然变了一个人一样”。
如原来的痛苦和纠结状态一下子消失了,变得非常的懂事乐观积极,如一下子通晓人际关系的处理,这种现象更多的是在咨询师面前表现出来的,有时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太多的变化,而是一种心理上的幻觉。
“太感谢你了,你真是心灵的大师,你一次咨询就治好了我!”
“你的独特的见解和观点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我立马就好了。”
“遇到你,真是我的幸运,我现在好多了,大家都说我好了。”
“才几次咨询,我现在什么问题都没有了,整体觉得非常开心,非常的有活力,但是....(故意声音很小听不清)”
假性痊愈的现象在咨询中非常常见,如果不警惕,咨询师不能洞察的话,很容易出现问题。
假性痊愈现象的潜在原因分析
1.来访者满足咨询师的潜在期待
一般采用快速和短期疗法的咨询取向比较容易出现,来访者很敏锐的体会到咨询师对咨询效果的期待,满足咨询师的潜意识"希望来访者快点好起来"的内在需求,以证明咨询师很厉害。
这个方法很好,明明自己知道自己的问题没有解决,装出来配合咨询师的治疗方案,表现出应该有的咨询效果,通过假性痊愈的方式呈现给咨询师看。
2.来访者无法脱离咨询师,通过假性痊愈来脱离
咨询师的能力不足以处理来访者的问题,这与咨询师自身的成长深度和水平有关。
特别是没有学过精神分析的咨询师,没有得到足够自我成长和整合的咨询师,导致咨询关系中的移情和反移情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处理和重视,双方之间的关系陷入粘缠,问题的探讨无法延续下去,也无法深入下去。
来访者对咨询师形成了心理依赖,同时又感觉咨询没有效果,来访者又无法直接表达不满和离开的想法,只好通过"假性痊愈"的方法让咨询师满意,然后用这个借口脱离咨询关系,重新再找新的咨询师进行咨询。
3.来访者和咨询师自恋之间的隐性呼应
咨询师本身的成长水平会局限住咨询过程和时间。
咨询师的自恋一直是心理咨询中的一道坎,没有自我觉知能力的咨询师很多时候会将自己塑造成全能权威的神,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任何来访者都能搞定,只要用我的独特的方法,包好!
咨询师不能忍受挫败和失败,用来掩盖内在的无能和自卑,会用更强大的自恋包裹自己,保护自己,维系自己的权威和"统治",所以在咨询过程中遇到阻抗和迷茫时,对来访者呈现出来的负面情绪和行为进行扭转,会用力的使用某些强力的方法。
如催眠,行为疗法,现实转换方法等,使得来访者没有得到足够的陪伴,情绪和感受无法真实的流出来。
部分来访者会体会到咨询师的焦虑和恐惧,感受到咨询师的自恋,为了满足咨询师的自恋,就会有意无意的释放"假性痊愈"的信息去安抚咨询师。
满足咨询师的这个部分的需求,让咨询师高兴,无形中就达成了一种咨询游戏:"你好-我好",你是一个好咨询师,我对你很满意。你是个好来访者,我很满意。
4.好孩子变成好来访者,重演原生家庭的游戏模式
来访者本身的原生家庭就是那种你必须乖巧懂事的好孩子,你要讨别人好,不要麻烦别人,不要让别人难堪,你要做一个好孩子,让大家都喜欢你,让大家都满意你。
在人际关系中看别人的脸色,生怕别人讨嫌自己,生怕别人对自己有意见,生怕别人不喜欢自己。
"不管你自己舒不舒服,你先让别人舒服,这是必须的。"
在咨询关系中,来访者会将这个部分投射到咨询师身上,努力的扮演一个好来访者的角色,让咨询师喜欢自己:我很好,我按照你的方法去做,很有效果,我很听话,你会喜欢我了吧!
来访者努力在扮演好孩子,努力扮演好来访者,希望做咨询师"最好的来访者",非常的配合,非常的听话,期待咨询师给予好的评价和夸赞。
这样使得咨询关系不再是咨询关系,成为了好孩子的表演舞台。
作者:阿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