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有这样的疑问:我的状态需不需要进行心理咨询?这是一个比较主观的问题,因为心理咨询的效果是直接与个体求助意愿相联系的。但志林哥哥建议,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则需要进行心理咨询。
1.情绪低落或情绪不稳,时间超过三周未缓解。
情绪低落:指个体内心有沉重感,整日忧心忡忡,愁眉不展。严重时忧虑沮丧,唉声叹气,悲观失望,感到生活乏味,甚至认为生不如死。自我感觉不良,疲倦无力,无精打采、自卑自责,甚至有罪恶感,因而可出现自伤和自杀观念或行为。
情绪不稳:指个体的情绪在主、客观影响下易于诱发,易于转化和易于消退。
2.长期躯体不适,经躯体检查未发现明显器质性改变。这种躯体不适可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可有多种疼痛同时存在,表现为各种形式的不适或疼痛。个体可能已长时间四处求医,均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的证据,甚至手术探察也一无所获。但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抑郁,可导致个体的社会功能下降。
3.人际关系出现严重问题。作为群体性动物,与他人交往是大多数人的内在需求。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侧面,其外延很广,包括朋友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等等。人际关系的问题可能因个人的自负程度、嫉妒程度、多疑程度、焦虑程度产生。其问题可导致个体其他社会功能(如学习、工作效率)下降,其严重性主要可根据个人痛苦感来评估。
4.自觉学习、工作压力过大。在心理学上,这种压力多半称为应激。产生已经应激的生活事件有两种:一是突如其来的、重大的事件;二是长期生活、学习或工作的环境。当紧张性刺激的强度(持续程度)超出个体的应付能力时,便引起的一系列心理、生理反应,使得个体感到痛苦、紧张或身体不适。
5.长期失眠。失眠是一种持续相当长时间(每周至少3晚,持续3个月)的睡眠的质和/或量令人不满意的状况,常表现为难以入眠、不能入睡、维持睡眠困难、过早或间歇性醒来而引致睡眠不足。当然也有个体夜晚睡得很好,但是自觉睡眠不足。
6.遭遇重大生活挫折。这种生活事件往往能造成个体一系列应激反应反应。如果刺激强度超出个体的应付能力时,便引起的一系列心理、生理反应,使得个体感到痛苦、紧张或身体不适。
7.长期家庭纠纷。家庭作为工作学习之余的重要环境。个体状态影响着家庭功能,家庭氛围也影响着个人状态。当个体之间长期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猜忌的关系时,会影响家庭中每个成员的个人状态。
8.儿童学习困难。学习困难可能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儿童学习困难。学习困难是一种表现,其问题可能不仅仅是智力问题,也有可能涉及个体的学习动机,情绪,思维方式,以及人际关系等其他问题。
心理咨询其实对于国人来讲还没有普及,很多人还认为只有有精神病的人才需要做心理咨询。
而且很多人与心理咨询的人接触会很抵触,他们觉得心理咨询师能看穿一切,自己没有隐私了,也因此没有安全感。
但是,事实上,一个真正靠谱的心理咨询师他首先不会去暴露你的隐私。#心理成长联盟##聊聊心理#
同时,在与来访者接触时,他所做的更多的是倾听,他不会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来访者,心理咨询师只会从来访者的话中去挖根源,对问题进行剖析。
然后决定都是来访者自己做出的。
所以,对于心理咨询,大家一定要有清楚的认识,而不是不敢接触。
通常我们能找朋友聊天,但是朋友只能给予倾听,顺便带上自己的主观意识,会给对方出主意,但是,心理咨询师之所以收费昂贵,也同样是因为他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