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圆成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强迫症

太原心理咨询师成向东直播间:什么容易导致强迫?
发表时间:2025-04-25     阅读次数:

正常人在调动思维(比如清醒时)去做某件事的时候,先由思维巅制动作程序,然后给某个运动器官下达动作指令,后者接到命令后自院成预定动作。

由于运动器官在正常活动过程中的肌肉动作已成习惯,而习惯由情藏脑掌控,所以在具体完成某一动作的过程中思维脑与情感脑分工很明确:思维脑只要下达任务就可以,至于如何完成任务,则由情感脑直接调动运动器官去完成。就如演木偶戏一样,只需用钢丝牵制木偶。你之所以在完成某些任务时不大会发生强迫,是因为这些任务具有固定的节奏和熟悉的动作,而这些动作早已刻录在你的记忆库里变成了习惯,情感脑在没有思维脑干预下,就会凭着自己的记忆自动化处理。

当你在完成某个熟悉的任务或执行某些习惯化动作时,只要顺利地完成第一个动作,后面的动作,情感脑都能自动化处理。换句话说,在完成某个任务时只要第一个动作不发生强迫,后面的往往都不会发生强迫。反之,后面的动作就容易呈现多米诺效应一塌方式的崩溃。比如专业打字员,只要顺利打出第一个字母,后面的字母就会鱼贯而出。写熟悉的字,只要顺利写出第一笔画,后面的笔画就会脱颖而出。从1数到100,只要顺利数出第一个字“1”,后面就会自动化地顺利地数出"2、3、4、5…”然而,如果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曾经发生过让你很在意的强迫,情形就可能大不一样。比如,数数的时候,虽然前面很顺利,但数到某个数时,你就会“卡壳”。

如果不是完成熟悉的有固定程序的习惯性动作,情况则大为不同。为了完成任务,思维脑需要事先认真编制动作程序,并且每一套动作都要和情感脑默契配合才能达到娴熟自如。若稍有犹豫,或者思维脑边考虑边做,即思维脑在动作过程中没有得到情感脑的配合,动作必然迟缓。这时侯,如果思维脑想达到娴熟自如,则容易导致强迫。

譬如,要完成“检查门窗”这一套动作,运动器官(如手和脚)接到思维脑的指令后,立即报告掌管记忆的情感脑相关神经中枢,这些平时记忆了大量检查门窗动作的神经中枢就会立即行动起来,调动运动器官自动完成预定动作。但此时,这些相关神经中枢的记忆库(情感脑)可能会向思维脑发出安全警报:“你如果要检查门窗,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报警呢?

这是因为你曾经因检查门窗有过强迫的创伤性记忆。接着就看你的思维脑如何对待这个突兀的警报。强迫症患者有时会不经意地顺利通过强迫拐点,而在平时是不可想象的。此时并非情感脑不给思维脑报警,而是报警了思维脑却无暇理会。事实上,病态性强迫往往是思维脑严密监控的产物。如果避开了思维脑的监控,任凭情感脑发挥,患者往往不会发生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发现了这个规律,强迫症患者往往会把要完成的动作做得非常快,目的是为了逃避思维脑的监控。但很多时侯,它们没有那么幸运。因为思维对情感脑的监控非常严密,一且接到情感脑可能会发生强迫的报警后,思维脑就会想:执行还是不执行?如果执行,可能会发生强迫,如此下去必然会加重强追;如果不执行,可能影响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切身利益。害怕什么,就会注意什么。接着,思维脑就会干预情感脑。若以“我不要”对抗“我要”,必然掀起更强烈的“我要”;若以“不要怕”城“怕”,必然掀起更大的怕;若以“不要关注”对抗“关注”,必然3泥更强烈的关注;若以“不想对抗”去压制“对抗”,必然引起更强烈射抗;若以“不要强迫”对抗“强迫”,必将激起更大的强追。如此强迫与反强迫,无疑会把心理波动推向高潮。

当心理波动的强度超过心理承受极限,就会打破预定动作的自动化。如果此时思维脑转移注意,让情感脑放手去干,运动器官的自动化又将复正常。综上所述,病态性强迫的实质不是动作本身存在问题,而是动作自动化受到超限刺激的干扰暂时遭到破坏的结果。所以,强迫行为的疗愈不是建立新的动作习惯,而是恢复被破坏了的行为反射。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强迫症患者在没有意识(没有注意自己是否会强迫)的状态下是不强迫的,如梦游时不会强迫,这是因为梦游期间没有思维脑的干预。而常态习惯性强追者说梦游时也和平常一样会出现强迫。另外,强迫症患者常常会梦见自己在强迫,这是因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而正常人包括常态习惯性强迫者往往不会梦见自己强迫。

 
上一篇:强迫思维怎么处理?
下一篇:太原心理咨询成向东直播间:强迫症患者对自己的症状
返回首页
客服电话
短信咨询
QQ咨询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