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圆成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咨询师培训

太原心理医生成向东老师谈中国人的性格
发表时间:2024-05-08     阅读次数:

中国人的行为特征 1,中国人的行为准则 研究中国人的行为问题首先要了解中国人行为 的准则,一个人在中国社会中是沿着什么样的脉络去生活的,这决定着个体的 行为动机和方式,这在中国思想史上有过许多的论述。先秦时期的“内圣外 王"思想充分说明了中国人对人生的积极乐观的看法,我国学者韦政通根据 《礼记》中的儒行篇指出中国理想化的性格具有16条:自立:容貌(慎行、谦 虚):备豫(守信行正):近人:特立(不受利诱);刚毅:守义;仕:喜思:宽裕:举贤 授能:任举:特立独行(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独立实践的勇气):规为:交友:尊让。

根据这些理想人格的描述,Wright讨论了儒家价值体系、角色及人物,提 出了13项被赞许的态度和行为典型:服从权威一父母、年长者及上司;服从 常规及礼法;尊重过去及历史;热爱经典学习;遵从典范的作用:广泛道德修养 先于专长的培养;主张非武力的渐进方式改革(国家与社会);小心谨慎、中庸 之道;不与人争;有继承传统的责任与勇气;在困境中自重自持;在道德及文化 方面,要求严格苛刻;对待别人细心多礼。 从以上两项中国传统思想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个体的行为需要背负 一个大的文化包袱(重传统、重历史、循惯例);个体要在道德上严格修养自己, 包括要努力、好学、时时刻刻想到节制自己,并且要做到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对人要循礼、体谅与仁慈,最好做到与世无争;处事要温和、小 心、谨慎、行中庸之道;遇争执要忍耐,以妥协的方式解决问题,最好做到面面 俱到。

2.中国人的行为逻辑中国人做事的逻辑性是很强的,每一种行为方式 都有其内在的逻辑性,比如一个人婚姻和家庭之间的关系中的逻辑性表现在, 一个人在找配偶的时候要注意其父母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将来的家庭关系。 因此,女方要想办法到男方家庭周围了解其家庭和睦和邻里之间的关系。有 时候会通过这些家庭成员和邻里之间关系的逻辑性来判断对方的人格品质。 在社会交往中,人际关系的表现就在于中国人强调“自己人”,“自己人”是指可 以包括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其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 的,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以是一家(费孝通,1985:23)。与“自己人”相对应 中国心理治疗本土化:从理伦利实 的人际交往关系就是“外人”,人们在决定行为的方式和取向时,内心会不自主 的根据“自家人/外人”的关系来确定

3。中国人行为的道德控制随着个体的发有和成熟,每个人的行为都会 受到一定的社会道德控制。在中国,个体所受到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儿个 方面: (1)家庭的等级观念,做小辈的不能对长辈不尊,老子可以打儿子,而儿子 决不能犯上和不恭 (②)性别之间的行为差异,男性的行为可以比较放纵,女性的行为要求则 比较保守,在男女之间的交往中,一般来说男的占主导地位,男人能说的话女 人不一定能说,男人讲的笑话有时候女人也不能笑:反过来,女人们之间讲的 俏悄话男人也不能去倾听或过问。 (3)社会交往中讲究社会等级之间的差别,上级可以指责和训斥下级,而 下级要服从上级,这种关系不仅仅表现在工作的安排和布置上,更重要的还表 现在人际交往和行为的道德控制过程中,中国人历来把背后议论上司作为道 德所不允许的。 4.中国人行为的家庭影响中国是世界上最注重家庭关系和家庭影响 的国家,家族主义是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国社会文化时提出的一个比较关键的 概念,家庭在任何社会都是人们最初社会化的场所,其本身的特点也是构成不 同人际关系的核心问题。

太原心理咨询师成向东认为:血缘关系是中国社会人与人关系中的最重要的关系,家庭关系对个体的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对个体行为的约束:家庭对子女教养方面的影响,中国传统社会 很早就注意家庭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力,强调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和邻里 关系。 (2)具有家族自豪感: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引起一个家族所有人的情绪变 化,家族中一个个人的行为具有代表家族的意义,一个人会因生活在一个家族 而自豪。 (3)鼓励大家庭,传统的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劳动的需要,使得中国人从来 都以大家庭为自豪,

太原心理医生成向东认为。因此,中国人视大家庭为一种自豪感。 (4)强凋家庭成员的孝道,家庭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受孝道 的影响,如果违背了孝的要求和制约就会受到社会的抨击和指责,人们常用一 些寓言故事来告诚和鞭策人们的行为,如“小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5。中国人行为的社会制约社会对行为的控制和调控一方面靠法律保 持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靠道德的引导制约人们的行为,中国人注重社会公德 和内心良知,实际上社会公德的制约和内心的良知是社会超我的一种内在控 80制,比如在传统社会里,一个人对婚姻的态度和要求受其家庭社会地位的影响 和制约,找配偶时要求门当户对,而要离婚时也要考虑婚姻对家庭的影响,离 婚是否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和同意,如果父母不同意的话有时候是不能离婚的。 社会文化控制着一个人的行为,但整体的社会文化变迁也会对个人的心理产 生影响,比如婚姻的约束力,随着社会文化的变化和个性的张扬,个体追求自 由和幸福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传统文化中家族主义和价值观念对婚姻的约束 力越来越小,婚姻的稳定性越来越弱,因此,导致中国社会出现大量离婚行为 中国人行为的内心制约中国人行为的内心控制主要是靠“良心”,人 和单亲子女家庭。 们常说做某件事是“良心活”就是指内心对事情的控制情况,良心(conscience) 就字面而言,在一些西方文字中最早与“意识”、“认识”相关,属于道德哲学的 研究范畴。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师成向东认为:良心是道德情感的基本形式,是个人自律的突出体现。作为人心 中的最内在法则,它不仅给人以内在的权威和标准来裁决自身的对错,从而阻 止人去有意作恶或劝导人积极为善,而且促使人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进一 步深刻反省,从而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或悔过要求。良心的自我发现有两个 结果:要么从自己既有的作为中获得精神的快慰,要么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 悔恨交加,以致觉得自己的一切都逃不过良心眼睛。世上之所以有道德生活, 最终要归因于良心:做好事不求别人的赞赏而只求无愧于心是道德生活的最 高境界;做错事能扪心自问并深感内疚则是塑造有德之人的第一步;做坏事心 安理得而不觉得受良心的谴责,则属于只有靠严厉的惩处才能纠偏的行为。 毫不夸张地说,良心乃是道德秩序的保证。良心,并且只有良心,才能救道德 于堕落。 在中国,“良心”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告子上》,意为仁义之心,包含侧隐、 羞耻、恭敬等情感。良心是一定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的反映,是人们的各种 道德情感、情绪在自我意识中的统一,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过程 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良心是历史的、具体的、社会的范畴, 是一定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反映,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是与 生俱来的,因而也没有所谓抽象的良心。良心对于人们的行为具有判断、指导 和监督的作用。

 
上一篇:老年心理治疗本土化技术上的调整
下一篇:太原心理咨询专家谈什么是本土化的心理治疗
返回首页
客服电话
短信咨询
QQ咨询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