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权力无限大,欲望也可能也会随之增加电影《蝙蝠侠前传》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为了寻找到死敌“小丑”的行踪,蝙蝠侠命令助手运用跟踪技术去监听所有人的电话。跟随了他半辈子的老助手却说:“做完这件事情,我将离开您,我很难想象一个人权力大到这种程度会对世界有什么灾难。”助手在害怕什么?这位见过太多风浪的老人明白,当一个
人的权力到达顶峰的时候,他也将拥有无限的欲望。哪怕是蝙蝠侠,也很难保证灵魂不受欲望的浸染。当一个单纯的人手握权力时,他的欲望会随之膨胀。当欲望得到了一定的满足,他就会迫切地渴望拥有更大的权力。
人的权力与欲望是呈正相关关系的,它们相互纠缠,不断高涨、升华。只是,所有的天真消退后,人便只剩下权力的欲望。精神分析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不同程度的权力动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体现。阿尔
费雷德说,婴儿和孩童面对更有力量、更理性成熟的父母时一方面无比依赖,一方面却义会对自已的渺小怀有潜在的自
卑感。
权力欲望因此有了滋长的空间。随着孩童逐渐长大,迈人青春期,变成成年人,他们的权力欲望会随着时间的流逝
天天增大。这其实是为了掩盖内心深处的自卑感。阿尔弗雷德又提出,权力动机的强度是分层次分等级的。当一个人获得一定权力时,随之膨胀的欲望会促使他的权力动机转向下一个更高的权力目标。
有人说,埃德加·胡佛是一个典型的“权力进化者”。这一点,从电影《胡佛》中便可窥一斑。电影描述了埃德加·胡佛的一生。初出茅庐时,胡佛只是司法部的一个小职员。因为过人的侦查能力,他不断受到重用与提拔。就在这个过程中,他的野心越来越大,所追求的目标亦发生了质的变化。而他的人生转折点发生在1924年12月10日。
那一天,胡佛被任命为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局长。当手中握有了实打实的权力后,胡佛心中掌控一切的欲望被
彻底点燃。在他的指挥下,FB1有了完整的指纹档案系统和犯罪实验室。在这个严密有序的机构里,胡佛成了说一不二
的“君主”。然而,这一切都无法让胡佛满足。随着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甚至干预起了华盛顿主要机构的各个角落。对此、有人说:“他的权力似乎已经脱离了政府,因为他们从来不听首席检察官的命令,也不听美国总统的命令,唯一能给他们发号施令的只有胡佛。”
到了后期,胡佛开始用各种手段监听、遥控、中伤他人。他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强势狭隘,冷酷无情。他频频对身边的
人撒谎,对谁都不信任。而他的亲人、爱人、朋友、得力助手亦不断与他爆发冲突。最后,他孤独地死在了冰冷的地板
上…胡佛对权力的滥用很能够说明一个问题:当一个人的权力大到一定程度时,他便有了做出任何事情的动机。此时,他
内心强烈的欲望和高强度的权力动机彼此纠缠,令他迷失了自我。为了获得更大的权力,他可以罔顾法纪乃至违背人性。
普通人的权力动机可通过多种方式去满足。比如,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取得成就。包括学业有成、事业进步、人际关
系融治等都能让人感到身心愉悦。而对一些欲望较小的人来说,做了一桌美食、写了一篇出色的散文,都能满足他们心
中的权力动机。
对于天生权力型的人来说,他们通常有着非同寻常的权力欲和控制欲。这样的人往往性格鲜明、能力很强,能轻松地晋升高位。只是,当他手中握有的权力一次比一次大时,他心中的欲望也一次比一次多。如果他们任由欲望泛滥,权力
便变成了这世上最危险的东西。它可能损伤社会秩序,也可能对他们自己的人生造成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
一部古装电视剧中有这样一幕:男子看着怀中的婴儿,自信道:“他会成为世子。”女子却喃喃道:“做了世子,就要做
国君,做了国君就要做天子。权力越大,欲望越大。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会有这样一个将来。我希望他能做个快快乐乐
的人…”当然,人不满于现状,才能促进自身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但是,如果你察觉到自己心中藏着非同寻常的权力欲望,且恰好手握实权时,就一定要随时提醒自己。努力将自己的欲望始终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只因超出生存本能和发展需要的欲望一定会带来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