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出发的求爱科学(二)心理法则与定律的奥妙 | |
发表时间:2025-02-06 阅读次数: | |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曾做过一个经典而又有趣的实验。他们派了两个大学生去访问加州郊区的家庭主妇。首先,其中一个大学生先登门拜访了一组家庭主妇,请求她们帮一个小忙在一个呼吁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这是一个社会公益事件,而且非常容易,所以绝大部分家庭主妇都很合作地在请愿书上签了名,只有少数人以“我很忙”为借口拒绝了这个要求。接着,在两周之后,另一个大学生再次挨家挨户地去访问那些家庭主妇。不过,这次他除了拜访第一个大学生拜访过的家庭主妇之外,还拜访了另外一组第一个大学生没有拜访过的家庭主妇。与上一次的任务不同,这个大学生拜访时还背着一个呼吁安全驾驶的大招牌,请求家庭主妇们在两周内把它竖立在她们各自院子的草坪上。 实验结果是:第二组家庭主妇中,只有17%的人接受了该项要求,而第一组家庭主妇中,则有55%的人接受了这项要求,远远超过第二组。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答应了第一个请求的家庭主妇表现出了乐于合作的特点。当她们面对第二个更大的请求时,为了保持自己在他人眼中乐于助人的形象,她们会同意在自家院子里竖一块粗笨难看的招牌。 可见,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小要求之后,如果他人在此基础上再提出一个更高一点的要求,那么,这个人就倾向于接受更高的要求。这样逐步提高要求,就可以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谓的“登门槛效应”。在求爱过程中也存在这个心理学效应的影子。例如,男士在追求自己心仪的女孩时,并不是“一步到位”提出要与对方共度一生,而是逐渐通过看电影、吃饭、游玩等小要求来逐步达到目的。一个推销员,当他可以敲开门跟顾客进行交谈时,其,他已经取得了一个小小的成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能够说服顾客买一件小东西的话,那么,他再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就很可能被满足。这一切,无非是先越过对方的心理“门槛”,然后步步深入,最终达到目的。 诸多求爱路上的成功者,之所以能赢得美丽的爱情,也是因为深语心理法则与定律的奥妙。这些法则与定律就像一盏盏明灯,点亮了我们求爱的道路。 |
|
上一篇:从心理学出发的求爱科学(一)主观推断泛化和扩张 | |
下一篇:神经递质能够增强人的性欲 |